第6章(2 / 3)

为女儿找到满意的夫婿,刘氏很高兴。母女俩又说了一些私房话。天色渐晚,刘氏才回房休息。

第二天早饭后,宋明德派人给嵇山长递信儿,宋家愿意结这门亲事。

宋明德一下衙,就收到嵇山长的信,次日一早,他亲自带媒人来提亲。

宋家自然不会拒绝。

第二天一大早,山长夫妇领着媒人,带着厚礼来到宋家。宋明德热情地接待了嵇山长一行,收下了礼物。

隔了一天,媒人上门,带走了宋攸宁的八字。

再隔一天,嵇山长夫人带着媒人和礼物上门,告诉宋家,宋马二人的八字乃是天作之合。

十一月初九,宋家正门大开,嵇山长夫人带着媒人送来了各色聘礼。金钏、金镯、金帔坠一样不少,最难得的是销金大袖、黄罗销金裙、缎红长裙、珠翠特髻、珠翠团冠、四时冠花、珠翠排环,还有细杂色彩缎匹帛,加以花茶果物、团圆饼、羊、酒等物一应俱全,很是丰厚,粗略估计两万两有余。刘氏笑得合不拢嘴,马秀才这是倾尽家财了吧,足可见他对这门婚事的重视。从此,宋攸宁和马秀才就是正式的未婚夫妻了。

十一月十六,书院休沐。

宋攸宁走到畅和堂门前的抄手游廊上,遇见宋大管事带着两个人过来。其中穿月白色的直裰的正是马秀才。

她福身行了一礼,退到了一旁。

“在下马致远,来给安人请安”,马秀才揖手还礼。

马致远?宋攸宁愕然:“公子有字吗?”

“去年过院试后,山长赐字千里”。

“喜欢戏曲吗”,宋攸宁追问。

“喜欢”。马秀才很惊讶,她怎么知道自己喜欢戏曲?!

马秀才看着自己面前的姑娘。她一副家常打扮,上穿白绫小袄,下穿暗绿百褶裙,白袄以暗绿丝线在衣襟处绣着水波纹样,绿裙又以上身白袄同色丝线绣着水波纹样,衣服七八成新的样子,并没有经过刻意的装扮。肤色晶莹,双眼明亮,修眉端鼻,颊边梨涡微现,真是俏丽如三春之桃,清素如九秋之菊,让人望之顿生好感。

宋攸宁终于明白自己得知马秀才名致远时那熟悉的感觉从何而来了。能不熟悉吗?元曲四大家之一,“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脍炙人口的词对后世的影响有多大?!写入小学课本,但凡上过学的,有谁没学过?就是眼前这哥们写的?不会是重名的吧?可重名也不至于连字也重了吧?还他喵的喜欢戏曲?这么牛气冲天的哥们,以后就是自己的了?

压下心里的震惊,宋攸宁曲身行礼:“两位请,小女子告退。”

回到绿满轩,宋攸宁仍是满心震惊。本来以为自己这穿越,给的就是一个种田文的剧情,衣食无忧,做一个幸福的米虫,自己这十九年兢兢业业走着剧情,从不逾矩。居然还有反转?这剧情,写成小说,名字叫“我和大神有个约会”?“我和历史名人不得不说的故事”?“戏曲大神爱上我”?

......

晚饭后,宋攸宁仍在浮想联翩。刘氏进来看到的就是她一副呆呆的样子。

连忙上前问道:“言姐儿,你在想什么呢?”

“没事、没什么......”宋攸宁摇摇头。

刘氏见她神情怪异,又问:“怎么了?”

宋攸宁回过神来,忙站起身来,说道:“哦!没有啦!只是想到一些事,所以一时走神而已!娘别担心,我没事的!”

刘氏有些好笑。自己这女儿,知书达礼,温婉大方,总觉得少了点小儿女的情态。听说今天她和马秀才相谈甚欢,刘氏也打心底里觉得高兴。难得看到她发呆害羞,刘氏也就不再逗她。

“马秀才今天来,是想订下你们的婚期。”刘氏笑着说道,“他拿来三个日子,一个是这月二十六,只有十天了,一个是腊月初九,最远的是正月初六。“”

“这么快?”宋攸宁的话脱口而出。

“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