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酱香饼(2 / 3)

坦然,好像就这么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自家女儿突然认字这个设定。

“哦。”李氏的语气颇为淡定。

娘亲啊,你到底脑补了什么啊?一个“哦”字会不会太敷衍了啊!我精心想好的理由都还没用啊喂!

许是女儿的目光太过不淡定,李氏开口解释了一句: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你小时候我是教过你识字的。可惜当时的你没什么反应,只是安安静静地听着看着,现在想来,你应是听进去了。”回忆起女儿小时候,李氏的神情有些复杂,顿了顿,她才接着说道,“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没白教你。”

话锋一转,李氏的声音竟然透出一丝小得意。

“其实,除了识字,我还教过你算术、厨艺、刺绣,还有些别的,不知道你还有没有印象?”

“都记得一点,除了刺绣。”林玖语气僵硬。

“没错!”李氏语气带着欣喜,神色中流露出一丝怀念,“别的你都爱听,我做饭的时候你更是能呆在厨房一直看着,也不嫌热。唯独刺绣,我一讲,你就扭过头,屁股对着我,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这些回忆确实都在林玖的脑海中,仿佛亲身经历过一般。但是回忆归回忆,能不能不要突然揭人短啊。

“再者说,一夕之前,你十四年的顽疾都能不药而愈,识几个字算什么,都是神佛保佑。”嘴里说着,李氏拔葱的动作可没停。

李氏直起腰,掐着一把鲜嫩青绿的小葱走到水井边,就要洗葱。这时,院子边上的侧门传来了“笃笃”的敲门声。

林玖逮到机会,小跑着过去。这个点,应该是送菜的张大叔。

林玖打开门,门外果然站着一个肤色黝黑、看着憨厚老实的中年男人,他的裤脚略微有点湿,还沾了几个泥点,再一看,后面还跟着个半大少年,正是张大叔和他的小儿子。

张大叔每隔几日就要给林家送一回菜。这两人各担着担子,挑着两筐菜蔬。林玖赶忙侧身让出门,让两人挑着东西进来。

林玖这时终于看清,筐里有茄子、青菜、秋葵、胡瓜、韭菜,竟还有一筐又大又水灵的桃子。现在已经是夏季,市面上桃子已经不是主流水果了。

张大叔放下菜筐,让李氏看清今天的蔬菜,露出朴实的笑容:“都是早上刚摘的菜,新鲜着呢,还有一筐桃,山里桃熟的晚些,不知道林娘子要不要?”

李氏瞥了眼正盯着桃子看的林玖,点了点头,“要半筐吧。”

张大叔熟门熟路地将菜蔬和桃子放到林家的小仓库里,李氏已经进屋,将准备好的铜钱装进小袋子里,又数出桃子的钱,一并放好,交给了张大叔。

张大叔当面又点了一遍铜钱,又数出几枚还给了李氏,道:“桃子是自家种的,要不了这么些。”

李氏也没推拒,显然是做惯了交易。

临走时,张大叔犹豫着开口,“我瞧小玖看起来似乎与往日有些不同……”

“正是,我家玖儿的呆症好了。”李氏矜持道。

林玖跟着尴尬又不失礼貌地笑了笑,心道,又来了。

“那可是大好事啊!”张大叔恭喜道,他旁边的张家小儿子跟着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看着林玖像是在看什么稀奇事物。

“我也没什么表示的,这半筐桃就送给你,权当给小玖贺喜。小玖,以后可要好好报答你娘亲啊。”

林玖乖巧点头,“张大叔,我晓得。”

林玖目送张大叔父子离开,转头见大哥林立也完成了采购回来。林家饭馆当日菜品有了着落。

林家饭馆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饭馆,售卖的都是一些家常小菜,这还得益于林阿爹靠着些许薛定谔的厨艺天赋自学成才。毕竟,林爷爷传下来的只有清汤面的手艺。

不过炒菜在这个时代本身的历史都还不算太久,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林阿爹那全靠悟的手艺也就还算是过得去。

林玖洗着菜,一时有些技痒,若是让后世一些名菜现身于吃货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