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敢言(1 / 2)

“回禀陛下、娘娘,方才臣还没有说完。”赵公敛衽,姿态谦卑:“臣进献灵女乃是为了陛下修行。灵女受命于天,得上古《采补术》一卷,内有男女双修阴阳互补之道……陛下,臣有密语不可宣之于众。”

“什么密语?”幽帝问。

“臣请内侍代传。”赵公道。

幽帝让近身伺候的太监代传,赵公附在他耳畔说了几句,那太监顿时神色一变,再传到幽帝耳中,幽帝先是惊诧,而后转喜,哈哈大笑道:“妙哉!此事可当真?”

“是真是假,陛下一试便知。”赵公暧昧一笑。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唯有虞后是勃然色变!而幽帝已经当众下旨将册灵女为灵姬,赐住九宸殿,从此日夜伴君王。

“陛下,臣以为不妥!”虞氏一派的人想了想,还是伸直脖子挺身而出,高声道:“此女来历不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怎可伺候陛下左右?陛下若要采选好女,可命采撷官于国中拣择,无论贵贱,她们才是陛下忠心不二的子民啊!”

真是顽固。

犹如一杯冰水泼在火炭上,虽然不至熄灭,却也大大坏了兴致。幽帝又不好明说其中缘由,转头皮笑肉不笑地问道:“皇后一向贤德,此事如何看待呢?”

“妾身不敢言。”虞后脸上努力维持着得体的笑容,潋滟的眼眸里早没有半点温度,跟寒冰一样。

“只管说。”

“臣妾以为,赵公虽然美意一片,奈何陛下清修已久,若突然改变过去的修行之道,恐惹神灵不悦。”虞后顿了顿,浅浅一笑:“国师刚才不是说没见过仙人么?不如请国师好好看看,到底是仙还是妖?”

想置身事外,没那么容易。

其实明眼人早就看出,虞后对幽帝修行冷淡自己一直不满,所以时不时将怒火洒在这位陛下宠信有加的国师头上。

“微臣愚钝,看不出。”怎么说都是错,不如不说。

“怎么,国师今晚又要和稀泥?”虞后不依不饶地盯着他。

“不敢。”杜陨眼眸微抬,淡淡道:“这种事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臣不敢乱下结论。是人是妖是仙,天长日久总会显露出来,娘娘何不多观察些时日呢?”

既然东周铁了心要塞人,何不顺水推舟,等人送进来再折腾也不迟。

说得好听,怕只怕到时候请神容易送神难!

虞后心里憋火,眼下又不好死掐着人不放,索性调转矛头,直接对准这次的罪魁祸首:“赵公,既然这神女如此稀罕,你怎么不将他送呈你们的国君,反而不远千里送到咱们这里来呢?”

这话问得对味,幽帝也很好奇,兴致勃勃地望向赵公。

赵公狡黠的眼睛里透出亮光,他等这句也很久了!

“回陛下,此乃天意啊!陛下福泽四海,爱民如子,是以上天托梦于臣,引导臣找到神女所在……放诸四海,当今天下,除了陛下您,还有谁配拥有神女的襄助呢?”赵公抖擞了下绣袍,溢美之词滔滔不绝,直把幽帝吹得天上有地上无,更结合诸国形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到太商,赵公嗤之以鼻,骂其“混世老贼耳”!

又说到陈夏孝帝,更是用“偏听偏信小妇人之言”来贬低。

至于东周嘛,赵公不褒不贬,只说其西当虎狼之国太商,北邻目光短浅的陈夏,幸好东接富庶仁义之邦九霄,真是不幸之中的万幸!

“难道众位还要怀疑我等结交仁义友邦的诚意吗?”赵公总结陈词,语调高扬,泪盈于眶,似乎马上就要落下激动的眼泪。

幽帝虽没有立即表态,可他凝望向赵公的眼神,俨然是人生知己的动容。

别说三成生铁,估计五成他都要答应!几位受先帝重托的老臣子见状,急得团团转,可虞后等人因为他们默认接纳灵女的事不爽得紧,眼见几个老东西直抹冷汗,非但不担心,反而有些幸灾乐祸。

说白了,当下诸国,最强盛者太商,最弱小者九霄。陈夏和东周旗鼓相当,可他们都紧邻太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