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序幕 改变命运的契机(2 / 4)

说真格的,他不怎么信鬼神!爱钓鱼的他,常常一个人在偏远的水库边整晚夜钓。

这一带民间,有这么一个故事流传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反围剿的战斗中红军曾在白石岽周边埋藏过一批财宝,事后不久,相关知情人员全部战死,这批财宝最后不知所踪。

听说过这种传说,还曾做过白日梦的王英,在好奇心及贪欲的驱使下,决心一探究竟。

天完全暗了下来,王英匆匆回了住处,换了双解放鞋,拿了个矿灯和撬钎和锄头,偱着原路来到石崖下。

有了工具,很容易爬上三米左右高的石壁,洞口仅容一人出入,怕有蛇藏在里面,先用矿灯朝里面探查,尔后俯身朝里察看。

一股尘封已久的霉变尸臭味沁入鼻中,不大的洞穴内,映入眼帘的一具倒卧的枯骨,枯骨上披着零落的布片,旁边还有一个民国时期的军用公文挎包,挎包的带子挂在枯骨上。

饶是他胆大,里边的情形也骇得他心头发毛!这时黑暗处传来阵阵猫头鹰的叫声,让他惊恐更甚!头皮发麻的他差点要扔下矿灯,拔腿就跑!

终究是贪念减轻了些了恐惧,枯骨边上的老式挎包吸引了他的注意力。想爬进去心里还是恐慌的紧,枯尸空洞的头盖骨下那两个黑洞,更使他毛骨悚然!

心里有个念头,等明儿白天再来拿,但另一个怕被人捷足先登的念头更加强烈。这种想法不是没根据的,走过这座山,树木变得更加茂密,有不少的山羊野猪出没,常有村民去打夜猎。

咬咬牙,王英壮着胆子,沿着洞口爬了进去。

克制住心头的恐惧,颤抖着手从枯骨上取下了老式公文包,沉甸甸的分量不轻。没敢在里面多呆,取了包后王英爬了出来,出了洞口,胡乱地把洞口填上。

拎着包和工具,赶紧鬼鬼祟祟地往回走,唯恐撞见村民,脑子里紧张地想着万一被人看见的对策。

村子靠近矿山的那户村民在乡道边上盖了新房,老房子租给了矿上,租下来后简单粉刷了遍,王英办公和住宿都在里头了。

他是矿长,兼炸药保管员和计帐员.保管现金的出纳是大老板的亲戚,没有矿石销售,他很少来上班。

顺利溜回来了住处的王英长长舒了口气,关紧门户,点燃了支香烟,屏住呼吸解着公文包的扣带,包打开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根根暗黄色的金条,王英脑袋嗡的热血上涌,“发财了、发财了”他的心头狂喜,激动的手脚微颤!

他把公文包里的东西倒了出来,慢慢清点起来,计有金条6根,金戒指12只,银元25个,老钢笔一支,油纸包裹着的老式日记一本,还有一些霉烂了的纸币。

亢奋稍缓,静下来抽了支烟,王英在想6根金条得有1000多克能卖二,三十万,12只金戒指、25个银元加起来也值个两三万,这下日子就好过了!有这几十万可以买套房子了,妻子想了十来年的房子啊!终于能实现啦!再存上一笔钱,供宝贝儿子上一所好点的大学。

他凑在灯下仔仔细细看着金条、戒指和银元,然后用袋子装好藏在不常用的纸箱里。破公文包则塞进旧蛇皮袋准备当垃圾处理,钢笔很有收藏价值这也得放好,至于已粘连在一处皱巴巴的旧日记本,反正现在太兴奋睡不着看看吧!

曾经有段时间心血来潮搞过收藏,他有处理破钞的经验了。小心翼翼地剔开一页,字迹模糊但依稀可辩,繁体字瞧着吃力,但以王英平时书虫的功力还是连猜带认能看懂,字体刚劲有力,有一种说不出的飘逸!文中又不似日常记事,倒像是某种功法修炼的秘诀,再慢慢地剔开几页。嗯!后边的又像是自叙小传了。

本子不厚油纸包裹了好几层,虽然埋藏在地下时间久远,但除了粘连得利害,字迹模糊,纸质泛黄,花些工夫还是能分开,忙乎了一会倦意上来,王英草草收拾好,倒头就睡。

次日一早,他再次来到石崖下,把那处洞口仔仔细细掩盖好。

接下来几天王英回了趟家,那些个金银器全都藏在只有自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