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虽然不会治病,但我们经过培训知道瘟疫的症状。县长就让我们穿上大夫的衣服,在城门检查路人。有发烧等症状的就先扣下隔离,等真正的大夫确诊。“
李天一听到这才明白,这是一个有良心的进步学生。他马上客气的赞扬了王孝锡的助人精神,又问他哪里有真正的鼠疫感染者。王孝锡好像受到了鼓舞,自告奋勇的要领李天一去城外的另一处地方“隔离区“。
一路的攀谈,李天一知道了王孝锡今年22岁。家在甘省宁县,去年考进国立西北大学。他思想进步,与很多同学在去年参加了驱逐原秦西督办”吴新田“的学生运动。李天一问他秦省现在都有感染者隔离区吗?王孝锡说这是不可能的。武功县离省府长安近,才会有医生来。长安有条件的医院和医生不可能到每一个地方设立医疗点,而其他府县也没有正规医院,只能聘请当地中医各自为战。所以其他地方感染和死亡者奇高。
李天一听后暗下决心,华国现在的医疗条件太落后了。以后要多培养医疗人才,中医西医都要发展。富国强民,民是根本啊!
不一会来到了两里外的一处隔离区。这里也就是个占地两亩的粮仓,现在粮食早没了,就利用原设施建成了临时隔离区。四周是围墙,一道木门有两个警察站岗。王孝锡走过去说明来意,并点名要见广仁医院的王大夫。警察认识王孝锡,看了看李天一后就有一个进去通报。
一会,几个穿着老式白大褂,印有红十字标识的人走了过来。领头的是一位年约40的带眼镜男人,因为带着白色圆帽和口罩,无法看清容貌。来人没有和李天一握手,直接问他带来的是什么药。李天一也不计较,当年的三防演习也学过,在病疫区握手是大忌。便介绍了自己带来的药“抗生素“。
其实这次李天一只带青霉素就可以在这个时代横行了,但他发现青霉素虽然威力强大,但针对鼠疫疗效并不好。这次他要靠这个机会横空出世的,不容有失。为了保险,他又采购了大量链霉素和四环素这种对鼠疫有特效的药物。同时还准备了少量口服抗生素,已备应急。
青霉素这时还没有出现,他是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的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1938年,德国化学家恩斯特钱恩在旧书堆里看到了弗莱明的那篇论文,于是开始做提纯实验。弗莱明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于1939年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可一直到1943年青霉素才趋于完善,得到了广泛应用,拯救了数以千万人的生命。他对治疗肺炎、肺结核、脑膜炎、心内膜炎、白喉、炭疽等病有特效。
链霉素和四环素是继青霉素后的又一发现,1946年2月22日,美国罗格斯大学教授赛尔曼?瓦克斯曼宣布其实验室发现了第二种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链霉素,对抗结核杆菌有特效,人类战胜结核病的新纪元自此开始。和青霉素不同的是,链霉素的发现绝非偶然,而是精心设计的、有系统的长期研究的结果。他对结核杆菌、鼠疫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四环素也是后来衍生的一种抗生素。他对尿道炎,流行性斑疹伤寒,伤寒,气性坏疽,布鲁氏菌病,霍乱,鼠疫,沙眼有特效。
李天一将这三种药说成是自己家族的医药公司发明的,可单用,可配合使用。对于现在的鼠疫,链霉素和四环素配合使用效果最好。
王大夫和其他医生听完介绍,惊讶的高呼:“这是神药啊!要是真有效,能活人无数啊!“
李天一听后笑了笑,说这药还有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治疗“破伤风“。
王大夫一愣,这能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