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水到渠成
“一个文化公司,他们有编辑年鉴这样的能力吗?”副秘书长看着杨再义,有些质疑谷慢文化公司提交的这份关于编撰年鉴的报告。
杨再义看看副秘书长,又看看没有任何态度的正职秘书长,把手里同样的报告归置齐了,说:“报告上没说他们有没有过着方面的经验,看编写大纲,到是很有逻辑性和针对性……”
“有没有经验不重要,关键看他们提出的编撰方案合不合理。”秘书长开口了,翻着报告说:“从上次的活动看,这个谷慢文化的组织能力还是比较强的,我看这样,你们跟谷慢文化说一下,先不要大面积的开始年鉴征集,可以先从华南卷入手,互相磨合磨合,要是效果不错,再开始其他的五卷征集工作,你看呢老秦?”
不针对副秘书长的能不能,而是针对杨再义的有没有,秘书长几句话对谷慢文化能否运行年鉴的事情,就做了盖棺论定的定语。不服不行,这就是领导艺术。
秘书长问的老秦,就是副秘书长。副秘书长点头说:“这样比较周全,一卷可以看出他们究竟有没有这个能力,做不好也容易擦屁股。”副秘书长把附件一找出来,指着上面的文字,说,“小杨,你回去拟个华南区的通知送上来,这个年鉴的副主编,协会这边你来出任吧,你们办公室做的都是具体工作,这样你做起工作来方便些。”
“谷慢文化提出成立年鉴编辑部,办公地址就设在他们公司,这样合适吗?”杨再义询问两个领导。
“人家是给咱们协会做好事,又不要工资,就是个临时名头,谷慢文化那些人不像是不本分的人,可以设立年鉴编辑部,到时候叫财务科给年鉴办个专用账户,尽量给人家提供方便。”
秘书长一锤定音。
单丽丽现在来的很频繁,杨再义只要不去八里庄,单丽丽一准就到杨再义的家里找他,多晚都来。一来就跟这家的女主人似的,又洗又涮的,还给杨再义烫熨衣服。反正杨再义一人在家,他和太太唐云的老家都是外地的,在北京没什么亲戚,除了隔天一次和远在温哥华的太太有一通越洋电话外,其余时间,单丽丽不来,家里就他自己。
单丽丽留宿,拒绝睡杨再义卧室那张一米八的双人床,说不愿意睡在他和别的女人睡过的床,杨再义也没辙,只好迁就单丽丽,去另一间客房睡单人床,还好,两人睡觉都不怎么乱动,单人床小点窄点,单丽丽喜欢,说床小才好呢,能一直挤着他睡觉,睡的踏实。
单丽丽自作主张,给杨再义买了一辆小排量的夏利,让他上下班代步用:“你那么爱出汗,成天骑着那辆破自行车,一回来满屋子都是汗臭味,这车排量小也有冷气。”
“你是不是生怕我不犯错误?”杨再义手指头戳着单丽丽的脑门,训她:“我就那么点工资奖金,猛一下开上车了,我就是开着QQ,别人也会说三道四的——傻丫头!”
“人家不是心疼你怕热嘛。”单丽丽小声嘀咕着,有点不服气,说:“你们那儿都是些什么人啊,怎么那么八卦?别人家的事儿碍着他们什么了,一群事儿妈!”
杨再义抱着她,用嘴亲亲她的眼睛,柔声细语逗她:“对呀,有了事儿妈生活才有意思啊,回头等咱们老了,咱们也坐在门口跟街坊说三道四去,说三道四谁不会呀,对吧——妞儿?”
“我才不,要当你当去,我可不当事儿妈八婆。”单丽丽往他怀里钻钻,声音腻腻的说:“爷,妞儿就给你做妾了,你可要对妞儿好啊,我姐姐要是从温哥华回来,妞儿就跟她说,我是妾,只有伺候她的份儿……”
他们的晚间生活,往往都是在单丽丽这种自贬身家的嬉笑中开始其后的躁动,夜夜尽欢。
谷慢文化先是运作了以系列社会活动为主的“峰会论坛”,接着又波澜无惊的开始*作令人咋舌的大部头《年鉴》,自然而然的,谷慢文化不可避免的成了协会各部门间的谈论话题,像谷慢文化与协会的关系了,谷慢文化与协会谁谁的关系如何了,甚至有人在私下里杜撰,谷慢文化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