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无奈的铁饭碗(2 / 2)

口香糖一样,自始至终在局长的口中嚼着,而他嚼口香糖的技巧又是那样熟练自然,使人听着油然而生神圣感。主人公身不由已地站到党和人民的高度作答:“咱这个新……新的岗位,是党和人民给的,我保证尽心尽力……为人民服务。”

他差点想把古人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借来贴在脸上,又觉得这两个词和“永垂不朽”四个字一样,得要够级别,够身份的人才有资格享用,而自己一介白衣,随意挪用严肃的珍品词汇会将来会遭天谴,于是临时换成上述作答的。

“好的,好的,这么办,你先可以回家里,休假一两天,然后,下周一开始,可以直接去双溪乡镇企业局上班,工作呢,我向他们交待得了。噢,刚好从下月起,乡企局和工业局财务将彻底脱勾,你现在还可以去工业局财务上,将上月和本月的工资领了吧,另外,还有三百元的安置补助,一并领吧。当然,下个月到乡镇企业局去领,也是一样的。”

“上月?上月我还没上班呢!”

“呵呵,这是县里的规矩,工作时间从你毕业离校算起,就这样吧。”

命运就大致定格了,他带着奔丧般的心情来到行政办公室,找张纸打了条子,再去财务室领了钱,领到了人生以来真正属于自己该得的最大的一笔钱:两个月工资加上安置补助共五百八十元,这笔钱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刚才恶劣的心境。

十年寒窗,儿子终成正果了,到今天为止,永远跳出农门了,这简直就相当于艰苦孕育成功降生的兔仔无论发生天崩地裂海枯石烂的任何怪事都不可能再塞回母兔肚子里了。父亲高兴得合不扰嘴,自己这辈子,能够亲自养出一个吃公粮的儿子,今天死也值了,至于儿子说到乡镇企业局是个垃圾单位时,他也毫不在意。在老人家眼里,只要有工作,有工资,不再做农活就是了,就应该特别感谢上天了:“咱当农民的,该知足了。”高兴之余,他还特意告诫儿子:你呀,可别以为自己是国家工作干部了,就翘尾巴了,见着咱们乡亲们,就不理睬了,就忘本了。主人公听着,疑神疑鬼地以为自己还处在范进中举的格局中,他想该去看望当年的高中班主任柳老师,可提不起精神,想了很久,没去。母亲还想建议他去看望姨你父周友乔,因为听说他已升至常务副县长。主人公一听,立即止住母亲的唠叨。

他记得当年念初中高中时家里为他欠下的亲友和邻居们的借款,虽然这几年还了些,但总的还差二百多元,他将领来的钱款取出来,五百元交给母亲,要她把所有的欠款还掉,使家里彻底告别多年的负债过日子的岁月,余下的自己留在身上,打点这个月的日子。

夜晚,一阵响彻尘寰的雷声过后,下起了一阵大雨,片刻,又晴了。凉风习习,孤月欲升,乱星闪闪,蛙声四起,偶尔夹着几声猫头鹰的叫声,他望着村前隐隐约约的通往小关河的铁索桥的乡间小道,自己走了它二十年,终于走出了山村。

双溪镇是青竺县下辖的一个大镇,距县城不到四公里,之所以谓之大,有两个原因;一是它的辖区大,人口多,居全县第一;其次是场镇的建成区面积大,近四平公里,比县城整整大一倍;县里曾几次动议将县城迁此并申请设市,不知什么原因,多次上报未获得批准。三是它的商贸发达,财税收入居全县第一,是县城所在镇的三倍。因为第三个原因,双溪镇的书记和镇长二职一直是全县官场热望的对象,有的干部干脆抱着宁为英雄妾不为俗人妻的理念宁愿到此处担任副职,也不愿到别的乡镇当一把手。更甚者,个别副县长副书记也有屈尊降贵委身以事的理想,每一次双溪镇书记镇长的变动,都牵动着全县官场的神经,大家频频走动,造成了本地一个特殊的现象,人曰“双溪效应”。县里主要领导更是以不同的理由和方式关心该镇的发展,乃至于使得一些主要领导的关心在“党和人民”的脸谱下发生碰撞,甚至抓扯,因而市每年都特别强调青竺在“建设团结的富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的探索中又取得了重要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