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死人开眼(2 / 3)

奉邪 刘祥海芳 3578 字 2024-01-16

大事,他也该露一露脸才对。

可直到现在,英姐入殓了都不见他的影子,这不是心里有鬼还是什么?

我越想就越觉得驼子的嫌疑最大,心中就越是震撼,若真是他干的,这老家伙未免也太过疯狂可怕了。居然敢在社树下面干出这种事情来,而且目标竟然还是和自己住在同一座大屋下面的英姐,算起辈分来,英姐应该是他的侄女,且是同一个直系的。

小时候,英姐一家一直待我不错,而且我与英姐的关系也很好,想到杀死英姐的就是驼子,我有些站不住了,就想追出去找驼子问个水落石出。

但这个时候,社树下突然响起了砰砰的打钉声,扭头看去,只见几个木工已经将英姐的尸体放进棺材里面,其中老木工正拿着村长刚刚所用的那把斧子在钉棺材盖。

打钉声一响。春梅婶和小芳趴在棺材前放声大哭起来,声音悲怆,闻者落泪。

“小英啊……你怎么就走咯……抛下我和妹妹两个……可怜白发人送黑发人……呜呜……”

“姐姐……”

……

听到春梅和小芳凄厉的哭声,我一时之间也忍不住,鼻子一酸,泪水就顺着脸庞滑了下来。

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但此时此刻看到儿时的玩伴躺在棺材里面,从此阴阳相隔,再也不能见面,还是忍不住流泪了。

“小祥!小祥!”

村长的声音让我回过神来,只见他焦急地对我喊道:“鸣炮!鸣炮!”

我一怔,随即回过神来,赶紧从裤兜内拿出打火机,将鞭炮点着。

鞭炮声很响,但却也盖不过春梅婶和小芳的哭声,看得出来她们哭得真情流露,并没有任何的一丝做作。

我之所以如此说,那是因为某一些地方,某一些人为了省几滴眼泪,还花钱请人来吊唁。还有的,据说谁在棺材前哭得越大声,越悲戚,那么死者就会保佑其一生顺顺利利,兴旺发达,为此而假哭。

鞭炮声过后,回避的村民陆陆续续走了回来,众人在灵堂前挂了一块白帆布,半遮盖着棺材。

白帆布上有字,上面写的都是我们刘氏宗族各人名字,包括早已逝世之人。这白帆布已经留存很久了,每次村中有人去世,都会拿这张白布出来挂着。

白布上有点点斑迹,可能是尸体流出的黄水。因为每次出殡前,都会用这白帆布盖在棺材上面,沾上尸体的黄水也不奇怪。

挂了白帆布,众人又在帆布前放了一张桌子,也就是供桌。上面摆放香火,供品还有一张遗像。在桌子下面放一双死人生前所穿的鞋子,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村中传下来的规矩,一直如此。

布置好了灵堂,天已经渐渐地黑了下来,厨房已经做好饭菜,我们吃饭之前,必须得等春梅婶和小芳在灵堂前上香,然后叫死人吃饭,我们才可以动筷。

所谓叫死人吃饭,其实就是将厨房里面的一些食物放在供桌前,春梅婶喊了声:“小英,开饭了!”接着,便伸手将供桌碗内的食物塞进自己的口中,小芳也得吃,不能留剩。

小英虽然是村子的后辈,在座的人大多数都是其长辈,但俗话说“死者为大!”所以来这里的人,不分老幼,都得等春梅婶和小芳叫小英吃了,才能够进食。

坐在饭桌前,我并没有什么食欲,只喝了碗白粥,毕竟棺材就停在我们的旁边,有食欲才怪。

吃完饭,村民们陆陆续续地赶回村子,忙活了一整天,家里面的牲畜都没有喂,他们此时得赶回去照顾家里面的事情。

有些大老爷比较闲的,就留下来帮忙。

直到夜幕降临,做法事的逝公佬才匆匆赶到,他们带来了很多东西,有纸屋,纸人,都是烧给死人用的。

道场也叫做法事,古时候人们比较迷信,认为做法事可以超度亡魂,让其进入极乐世界,免受地狱之苦。

而现在给死人做法事超度的程序已经简化了许多,有些做不做法事都可,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