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被我猜中(1 / 3)

慕容清对慕容袆认真的态度很满意,继续说道:“那朱国公府的侍婢戴的只是一枚普通银质的梅花形状发饰,但是打磨比较精致,在阳光照耀下或折射出光芒。那被害的侍婢很是喜欢这枚发饰,经常在同屋的丫鬟面前炫耀,因此同屋的丫鬟们记忆也比较深刻。曹二小姐当日戴的是一枚红色梅花发饰,那发饰是京城芳菲坊的精品,制作的发饰上的梅花颜色明亮剔透,好像真的梅花一般,曹二小姐也十分喜欢,画了大价钱买的,曹二小姐的贴身丫鬟记忆犹新。”说到这慕容清有些疑惑,“巧合的是那日文新郡主也戴了一枚梅花型的发饰,却没有发生意外,若说是梅花型发饰引发凶手的作案动机,那文新郡主为何无事呢?”

慕容祎听了慕容清的话,暗暗思忖了一些,心想这疑问估计才是今日慕容清叫她来书房的关键吧。不过其实慕容祎认为这点倒不是多么复杂,只是慕容清碍于古代对于女子的定式思维没有想到罢了。

“父亲,女儿觉得是不是因为案发那日文新郡主一直在马车之中,凶手并没有看见。而等文新郡主受惊,跑出马车之时,所有的护卫都已经围绕在了文新郡主周围,凶手觉得要杀害文新郡主自己也会有危险,便放弃了行凶。”慕容祎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你这样一说到有几分道理。曹二小姐那日也是因为下车小解才会被害。看来这梅花发饰因当就是引发凶手作案的关键之物了。”慕容清下了论断。

这时韩冬匆匆进了书房,“老爷,官署那边来报,大理正孔大人回官署了。”

“什么,孔大人回来了,孔大人可有说为何失踪?”慕容清问道。

韩冬抬头看了看慕容祎,有些犹豫。

慕容清知道韩冬想着不知道慕容祎能不能听自己公务上的事情,就对着韩冬说道:“无妨,以后当着三小姐的面无需忌讳,你说吧。”

韩冬听了这话便开口说道:“孔大人说那日他带人去东郊山下案发地查探,因为地域较大,他便将人手都分散了出去,他自己带着两个下属往那日曹二小姐小解的地方走去,三人一边走一边讨论案情,忽然间两位下属没了声音,他正准备回身查看,只觉得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再醒来时已是两日之后,且在山的另一头,他浑身无力,废了两天时间才翻过山头走回了京城。”

“哦,那他是直接回的官署还是先回的家?”慕容清脸上露出关心的神色。

“他应当是先回的家,官署那边的人来报的时候说孔大人已经整理妥当才去的官署,只是脸色有些不好,人到也还有精神。”韩冬低头回到。

“这就好了,人没事就好。我知道了,你下去吧。”慕容清放下心来,挥手让韩冬下去了。

“三娘,你对这个案件还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吗,对为父说说。”慕容清知道大理正孔尚仁安全回来,放下心来,又和慕容祎继续聊起案情来。

对于这个案件,慕容祎早就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想法,只是需要一些印证,此时看时机已经成熟,就选择性的说了一些。

“父亲,女儿觉得这梅花发饰应当只是女子喜爱之物。而据看见他的朱国公府的侍卫和丫鬟说,这凶手是个武功不弱的男子。因此女儿想凶手应当是被某个喜爱带梅花发饰的女子深深刺激过,因此才会一见到梅花类的发饰就会有行凶的冲动。”慕容祎娓娓道来。

“这种被刺激后作案的情况是在以前的案件中也出现过,只是仅仅找出这条线索,对于找出凶手来说还是远远不够。”慕容清表示肯定,但是还是有些着急找出凶手。

“父亲,有句话女儿不知当说不当说?”慕容祎有些犹豫的问道。

“三娘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来。”慕容清看着慕容祎犹豫,让她尽管放心说出来。

“父亲难道不觉得那位大理正孔大人回来得有些太过顺利?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徒手翻阅过一座大山回到京城。还有去到官署报道时只是精神有些不济,其他并无什么不妥。三娘觉得恐怕一般的武夫也做不到吧!”慕容祎见慕容清爽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