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巴车之旅(一)(1 / 3)

蕾申50纪年6月13日,傍晚。

天空闪着雷,倾盆大雨“哗哗”的下,仿佛要淹没这个世界般。

交阳镇停电了,原因是雷电打中了变压器。

冯晓军坐在椅子上发呆。

他已经从手机上得知,从晶贝飞往克雷拉的560飞机出了事故,于6月8日下午5时坠毁在拉尼娜郊区。

忽然,一阵响亮的敲门声传来。

“嘭嘭嘭嘭嘭嘭……”

原来是邮递员。

邮递员送来了一张信封,冯晓军把信封拆开。

一张毕业照!

毕业照里,他的妹妹冯婷,跪在一个破败的操场上,四周一个人影也没有,只有她一人跪在地上,她的头发披散而下……

是幻觉,毕业照里,一百名学生聚在一起,冯婷端端正正地坐在红色的凳子上上,她并拢着腿,挺直了腰,两手放在膝盖上,面对着镜头,微微的笑。

毕业照的右上角印着红色的数字日期:50纪年6∕9∕00:00

冯晓军毛骨悚然。

8月30日,交阳镇,冯晓军在家收拾着行李。

他的母亲陈玉珍,正帮他把几件羽绒服塞进行李箱里,她说:“北方冷,记得穿多点……去到那里,给我电话,还有……”

冯小军说:“我会带‘妹’回来。”

陈玉珍红了眼圈,她说:“要不……你还是,不去了吧,我问过很多人了,他们都说那个实验基地,不干净……”

冯晓军:“妈……”

陈玉珍:“阿军,真的,我昨晚问过‘花’,道工佬说那里有‘脏东西’……”

冯晓军:“妈,没事,没事……”

陈玉珍:“你一定要带‘妹’回来,带‘妹’回来……”

冯晓军将一条蓝白相间的裤子塞进了行李箱,他记得这条校服裤是冯婷在去“晶贝教育实验基地”前,亲手帮他缝的,裤兜里还留着一张折叠起的试卷,那是一张期末考试的卷子,她担心自己的傻瓜哥哥又考不及格,便将自己卷子的名字改成冯晓军的名字,交了上去,结果老师通过笔迹认了出来……

昨晚,冯晓军把家里的试卷全都烧了,仅留下这张卷子。

该出发了,陈玉珍与冯晓军一同来到二运车站。

陈玉珍唠唠叨叨地说:“在外面,小心点,钱财不外露,以前你冯叔叔去读书时,他把箱子放在地上,去了趟厕所回来,他的箱就不见了……等等,我给你买包姜糖……”

陈玉珍匆匆地朝小卖部奔去。

大巴车要开走了,冯晓军只好上了车。

窗外的景物开始缓缓移动,汽车使动了。

“喂,等等!”陈玉珍抓着一包姜糖,追着大巴,在马路上跑。

冯晓军打开窗户,伸出脑袋,他看见母亲穿着件米白色的花布衬衫,深褐色的尼龙裤,头发上却夹着一片干枯的荔枝叶。

他努力的摆动着双臂,快步的跟上大巴车,她的样子有几分滑稽。

冯晓军不顾危险的探出脑袋,伸出右臂,大喊:“妈,快点,我接着。”

陈玉珍一边跑,一边将姜糖伸向冯晓军的手心。

冯晓军的喉头一阵一阵的哽咽,他伸长了手,大喊:“妈,再快点,我接住。”

陈玉珍往前一跳,冯晓军终于抓到了那包姜糖。

陈玉珍扑倒在地,大巴车将她远远的甩在后头。

夺眶而出的,是冯晓军的泪水。

交阳镇离首都晶贝并不近,大巴车至少也要一天的时间才能到晶贝。

刚开始,大巴车内空荡荡的,仅有冯晓军,乘务员,司机三人,但渐渐的,人开始多了,汽车每停一下,就有一个学生跑上车,冯晓军知道,等下车里加上他自己会有五十位同学。

这辆车是政府的包车,是专门给选上的实验生去实验基地的专用车。

半天过去了,车内坐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