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审大会上的少年杀人犯(1 / 3)

婚恋迷途 陈建小冷 4210 字 2024-01-15

1966年,九四局小学的公审大会上,一个14岁的男孩双手反绑,被看热闹的人用砖头砸得血肉模糊,对着他的“杰作”——黑紫色的血衣,依然仰着头,目露凶光,看样子还想再砍上几刀。

就因为跟人打架,他怀恨在心,晚上趁着家大人不在,把那家小孩砍了十九刀,后脑勺被砍掉了,孩子命大没有被砍死,经过抢救又活了过来,后脑勺换了一个塑料壳。

这次公审批斗大会以后,这个少年犯,深深地烙在我八岁的心里,太恐怖了,更没想到的是,这次公审大会的“主角”——陈建,在我参加工作后,会与我相遇,成了我的丈夫、我孩子的父亲。

因为工作关系,陈建被调到我的下一道工序上班,并且跟我一个班,我上早班他上早班,我上夜班他也上夜班,我原下一道工序的张师傅被调到另一个班去了,我跟陈建的接触也开始多了起来,他属于正式工调动,每个月也有奖金,因为我的活好干,所以每天他把我打出来的零件全部干完。

另一个班的张师傅就再也碰不到我打的零件了,有的时候张师傅也跟陈建开玩笑的说“小陈,你能不能给我留点小冷打的活,别人的活不好干毛刺老扎手,铆着还费劲,出货还慢,影响我的速度,就会影响我完成定额”,他笑笑说“你们就别惦记了,谁叫我跟她一个班那”,的确,那时他们两班的人,都喜欢接手我打出来的零件,我打的零件供不应求,除非我一天能干出两天的活来,才能供得上两个班的人使用。

自从他调到我身边来,我们的话多了起来,工作之余经常聊聊天,时间长了,聊的话题也多了,

久而久之,我们互相有了好感,他比我大几岁,他跟我聊了很多他过去的事情,他十几岁就回到老家,跟他的爷爷一起生活,他爷爷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就是他的父亲,开始爷孙俩在一起过得还挺好,他有一个姑姑跟他的爷爷住在一个村子,从他的话语里,我知道他的姑姑对他跟他们一家人并不好。

那时他很能吃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他的爷爷嫌弃他太能吃便跟他分家单过,他在生产队里干活挣的那点工分根本不够他吃的,他穷的冬天大西北风刮着的时候,他房间的窗户上连一块窗户纸都没有,他经常挨饿受冻,饿极了就到处去偷吃的,经常被抓住打一顿,她的爷爷跟姑姑根本不管他,他在村子里就像一个没有人管的野孩子,受别人欺负还好说,别看他的姑姑爷爷在生活上不管他,也经常欺负他。

我听了很是心疼他,觉得他过得太苦了,因为饥饿他在村子里谁家都偷,把村子里的人几乎全部得罪了,村里人都骂他是个混蛋,很多人还不敢惹他。他在村里的生活太苦了,也可以说真是吃不上穿不上,后来他的爷爷还病故了。

十六岁的那年村子里开始征兵,他在村子里实在生活不下去了,他想申请当兵去,但是年龄不到十八岁不能去,他的母亲从北京回到老家找到村干部,要求把他的年龄从十六岁改成20岁,村干部听了他妈妈的话,二话不说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叫他当兵去。

他在部队里一待就是五年,后来转业在山东的一个工厂工作,又从那个厂子跟陈班长对换调到我们这个厂子。

我们在一起工作时间长了,我们俩个人的关系由秘密的好感,变成了公开的情侣,那时,日本有一部电影叫“追捕”正在上映热播,那时我烫了一头的长披肩发,真优美也梳的是一头的长披肩发,披散着头发,飘逸,潇洒,漂亮,当时单位里的同事们都说我们两个就是电影里的主人公,管他叫杜秋,管我叫真优美,时间长了习惯成自然,杜秋,真优美就成了我们俩个人的绰号,以后大家不再叫我们的原名,都是以杜秋,真优美相称。

那三个男孩子的其中之三刘青山,个子不高蔫蔫的,一说话就先笑,走路还低着头,我们大家给他起名叫“横路”就是“追捕”里的“横路敬二”。

其实刘青山长得并不难看,说话一笑,嘴边还带有一对酒窝,带着一对淘气的眼睛,他也是吃周转粮的农民工,因为家里穷还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