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五个绝美前妻第15章(2 / 6)

能开窝取宝。这是师父给胡山水讲的探宝原则。秦慕涵朝那块大血渍走去,打算先确定它是否存在危险,然后再琢磨那个玉匣——从外观上来看,玉匣的大小跟小玉人吻合。他推测玉匣内可能有第二个小玉人。

然而他忘记了,此时此地并不只有他自己,还有一声不响的方丈和冒冒失失的刘二演。

刘二演果真没让他失望,就在他向血渍前进的途中,刘二演突然大叫一声“替天行道”,蹬开干尸,伸手把玉匣的盖子拿了起来。

刹那间,刘二演甩手跳起,痛苦大叫,匣盖落回到匣口上。“热,热,烫手,烫手!”

秦慕涵急忙转回来,还来不及骂人,便感觉有液体落在脸上,伸手一抹,发现是血。再一看,血分明是从刘二演手上甩出来的。

他控制住抓狂的刘二演,掰开手查看,见其右手五个指尖全都破了,鲜血正汩汩渗出。

危险来自玉匣?秦慕涵转移目标,小心把脸靠到玉匣跟前,没看见氤氲也没感觉到热气,如果温度已经达到瞬间把皮肤烫破的程度,这个距离一定能有所察觉。

那会是凉的吗?有时候接触到非常凉的物体,大脑会瞬间产生热的错觉。他扭开水壶,滴上去几滴水,并未结冰。

不冷也不热,表面也没有刺,却瞬间破坏了皮肤。为了防止危险在不经意间袭来,秦慕涵改变主意,直接拿着工兵铲将盖子从玉匣上面捅掉。

匣内空间比想象的大一点,里面垫着一层厚厚的黑色羊毛皮,剩余的空间正好是小玉人大小。可是此时玉匣里面并没有玉人。

这怎么可能,这个干尸分明还没有走啊,里面的东西怎么可能不见?还是说现在他兜子里的这个小玉人就是原本玉匣中的这个,干尸还有同伙,干尸死在这,同伙带着玉人走了,又不小心落在了鸡血石堆中?

一系列疑惑快速划过秦慕涵大脑,都不很确切。与此同时,刚才找到血玉小人时小人的姿势让他产生另外一个更加疯狂的推测。

他急忙戴上手套,把小玉人从包里取出来。此时可见,小玉人又恢复当晚那赤红的颜色,因为这一次小人近在眼前,他看到这红色产生的原因是古玉体内血沁扩散的结果。

隔着手套,秦慕涵的指尖也感觉到一种异常,像是冷又像热,也像无数针刺在上面的刺痛。

这里绝非善地,如果是老狗头在这,确定其它六个小人不在这里后一定会第一时间选择离开。可秦慕涵才刚出徒,没有老狗头的定力,这么不明不白地走实在不甘心。

理智和好奇正在抗争着,忽有一个刚才没注意到的东西闯入他的视野。他转头看,见是干尸身体旁的一个羊皮腰包。

皮包原来应该是藏在干尸腹部的衣服下面,被刘二演踹了一脚才露出来。这种系皮包的方式跟老狗头如出一辙,再看包里鼓鼓囊囊地塞着什么,他把小玉人装回包里,走了过去。

皮包的皮质都已经腐朽,他刚用力,背带就裂了,试着打开,两张皮面完全分开,里面的东西“哗啦啦”掉了一地。

秦慕涵蹲下看,见里面有些石化的干粮、一把小刀、半管红色的火油、几块鸡血石和一罐铁弹子,所有的东西都已破损,唯有一本左开的线装蓝皮古书还比较完好。

这是另外一位观山先生无疑,保不齐他的本子上写下了来之前做的功课。秦慕涵终于找到留下来一探究竟的理由,叮嘱刘二演和方丈老实待着别动,翻开古书阅读。

书上是繁体字,有时间,是清末民初的时候。内容是这位观山先生每次探宝的简要记述,包括关于宝物的传说、观山探宝的经过、遇到的危险和宝物最终归属。能看得出,这是个高手,半生时间足迹遍布山南海北,八次成功出宝,还在湘西地区破过护宝尸阵,取出的宝物甚至还帮助过一个民国重量级人物延年益寿。

当然,这些不是秦慕涵关心的。他迅速把书翻到最后,看到此次探宝行动的起因。

是一段半文半白的话:巫祖之地,多以巫阵养宝,阵法诡异,多藏上古鬼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