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只有这些吗?”刘秀有些不太相信。
“还能有什么?”刘云瞪了他一眼,“就像刚才我站出来和父亲讲道理,你就应该立刻上前和我站在一起,而不是让我一个人顶在前面,你躲在后面看热闹。”
“我没看热闹。好吧,如果只是这事,你放心,下一次你再顶撞叔父的时候,我一定和你站到一起。”
“你这个小滑头!”刘云在刘秀脑袋上敲了一下。敲的刘秀哎哟一声,用手一捂头,“你干嘛打我?”
“我这不是打你,是提醒你,小小年纪就这么滑头,将来长大了怎么得了?”接着刘云就把自己是怎么样挤兑朱祐做小弟的事情讲了一遍。其中当然少不了添油加醋,自吹自擂的成分。
刘秀听得目瞪口呆,等刘云讲晚了,不由竖起大拇指,“云哥,你真了不起!”刘云晃着脑袋,得意洋洋。
第二天,刚吃过早饭,父亲请的老师就来了。这位留着山羊胡、背着个包袱的老头,怎么看都不像满腹经纶的老学究,倒像个摆摊算卦的先生。
当老头从包袱里取出一捆捆竹简,刘云这才相信,人家真是他的老师,不是算卦的。
汉代的老师教学生,教的是儒家经典五经,也就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部经典巨著。三国时期关云长夜读春秋,读的就是五经之一的春秋。不过对于刘家这哥几个来说,老师当然不会一上来就教他们读春秋,得教他们从最基本的识字开始。
别看刘演、刘仲、刘风哥儿仨提起读书就头疼、拿起竹简就犯困,他们还真认得不少字。三个人以前都都有底子。刘演、刘仲是他们父亲在世的时候,给他们请过家教。刘风则是刘良亲自教过他。
刘云、刘秀两个人因为年纪小,还没到上学的年龄,是真正没读过书的。不过现在的刘云可不一样,他不但上过学,并且还上过大学。唯一的区别就是汉朝竹简都是繁体字,刘云学的是简体字。他靠着连蒙带猜倒是也能认出不少。
只有刘秀是唯一的初学者。但是刘秀脑袋瓜好使,简单的字学一遍就会,复杂的多读多写几遍,也都能记住。
仅仅用了半个上午,刘云、刘秀哥儿俩就认识了二十几个字。这还是刘云为了怕别人起疑心,有意和刘秀保持着相同的进度。刘演、刘仲、刘风已经能读下一小段文章了。先生十分欣慰,捋着胡须面带微笑,频频点头。
刘秀的三位姐妹,刘黄、刘元、刘伯姬也跟着在一旁听讲。
原本在这个年代读书识字学习儒家经典是男孩子的事,女孩子要学习的是妇德、妇言、妇容、妇行这些女子教育课程。刘良思想开明,允许家里的女孩子读书。先生收了钱,再加上东家是县令大人,他无法拒绝。所以才有了第一次男女同班上课。
刘云有点儿坐不住了。上课学知识是好事,听老师讲授古籍经典也是有滋有味。但是再好的东西听的时间长了,也难免会累。这都学习一个多钟头了,先生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刘云不由打了个哈欠。先生立刻投过来严厉的眼神警告他!
“云公子!”院子门口有个人在向他招手,是朱祐。
“先生,有人找我。我请假去见个朋友。”刘云举手汇报之后,不等先生同意,离开座位就去见朱祐。
先生惊讶的睁大了眼睛,紧接着无奈的摇摇头,“下课,休息一刻钟!”
“朱祐!我家里请了老师,教我们哥儿几个读书写字。你来得正好,进来跟我们一起读书吧。”刘云可不想自己收的头一个小弟是个文盲大老粗。既然朱祐找上门了,他就要拉着人家陪他一起上课。
“云公子,”朱祐伸脖子朝院子里面看了一眼,这才压低了声音,“今天上午,张二胜带人去了梧桐街合计车马店,把李老栓和李婉儿全给带走了!”
“什么?张二胜把俩人全给带走了?”刘云大吃一惊,“走,带我看看去!”
“哎,云公子,不叫上你那几位哥哥吗?”朱祐又往院子里面看了一眼。昨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