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谁知面对数十把锋锐刀兵,那冒充之人竟仍能一脸诚恳的拱手说道:“唉…张都尉身在行伍,受伤便如家常便饭一般,再说他那一身伤疤实在是太多了,在下一时也不敢肯定,公子所指到底是哪一处啊…”
曹德一听马上怒火上涌,他早就对曹铄有所成见,此时又见那士卒一脸诚恳,神色镇定对答如流,给出的理由也毫无破绽,当即气急败坏大骂道:“竖子!应使君好意派人来接应,你却心存龃龉,随意轻辱怠慢,是认定我不敢以家法处置你么?”
曹扬看着叔父涨红的俊脸,也不知为什么,竟脱口替曾经最厌恶的二哥求情道:“叔父息怒,二哥他…他…他刚刚坠马磕到了头,因此思绪混乱,记错了人,您就不要责怪他了。”
然而这一句话的作用,却如同往曹铄头上贴了一张标签,上面写着“他刚才所说尽是胡言乱语”一般。
四周护卫一听,当即人人一副“又来了”的神色,有几个人甚至都开始收刀入鞘了。
现在气氛对曹铄越发不利,那冒充之人的嘴角,则微不可察的轻轻牵起。
就在这时,却忽听曹铄淡淡说了一句,“呵…我与小妹前往琅琊之前,便路过泰山郡,应使君从未说过,麾下有一位姓张的都尉,你不会是在瞎编吧?”
冒充之人神色登时一变,他只是猜到曹铄在诈他,因此强言狡辩以图蒙混过关。
谁知对方所诈之事,根本就不是他以为的那个点。
不过这也不难应对,当下他微微一笑,正要开口辩解之时,却忽听对面曹德再次怒斥道:“竖子!应使君麾下将佐姓字名谁,又岂会尽数说于你知晓?”
冒充之人心中大喜,既然有人帮腔,他便决定先不动声色,只看曹铄如何应答。
“那日我与小妹一同拜访太守府,谈及泰山郡的英雄人物,蒙应使君看重,特意说及麾下有且仅有两位都尉,呼为‘左麟右李’者可称万人敌,叔父不信,可向小妹求证!”说着,曹铄大拇指朝小妹曹扬一指,眼神坦荡自若。
反正他心里笃定,对方一定不清楚泰山郡的详情,所以无论真假,只要自己都说的斩钉截铁,谅这冒充的贼人也不敢真的和自己对质。
如此一来,对方只能一直解释下去,这样早晚都会露出马脚。
而曹德久在琅琊陪伴父亲,对泰山郡的事也不算很熟悉,此时见侄子说的煞有介事,心中自然而然便开始犹疑起来。
再看侄女曹扬时,忽然眼前一亮,暗道这兄妹俩关系一向不好,特别是曹扬十分崇拜大哥曹昂,因此对于经常找大哥麻烦的曹铄,只会更加不满,若是求证于她,想来应该不会有假。
“大娘子,你二哥所言属实否?”
曹铄刚刚融合了原主的记忆碎片,仓促之间却哪里想得起来,这个“好妹妹”,并不是他想象中的“好妹妹”。
当下连忙朝曹扬打眼色,脸上则满是“妹妹一定会向着我”的自信。
这却把曹扬给弄懵了。
若是换做以前,二哥闯了祸,打死也不可能让自己给他作伪证,因为就算是作“真证”,自己都绝无可能帮忙,又何况是假的?
但如今…
她忽然想起适才,二哥毫不犹豫拉起自己的手,还有现在看向自己,那从所未见的信任眼神…
“啪”!
就在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曹扬身上之时,忽然响起了马鞭抽击马臀的声音。
“驾!驾!”
曹铄一惊,连忙转头去看,却见那贼人早已偷偷上了马,趁众人不备之际催马疾奔,此时竟已跑出老远去了。
众护卫先后反应过来,纷纷吆喝叫骂着徒步追去。
曹铄大急道:“不可让他跑了!快!快抓住他!”
正在大家乱轰轰要去追拿贼人之时,身后亭舍大门处,忽然出来一阵弓弦之声。
“嗖!”
一支羽箭恰似流星赶月一般,划过数十米的空间,狠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