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2 / 3)

、炝炒空心菜、清炒小南瓜,主食是红薯焖饭,居然还有甜点:糯米糍粑。原来是中秋节快到了,母亲说10月5日就是中秋节。

糯米糍吧是当地中秋节期间的特定甜点,一般是糯米蒸熟后用石舀人工捶打至不再能辨认出米粒,糯米完全糅合为一体后,用手掰扯揉搓为鸡蛋或者鸭蛋大小的糯米团子,然后配上炒黄豆、炒花生、炒芝麻打磨成粉的蘸料,蘸料一般加白糖拌匀后使用,这样的蘸料可以直接用糯米糍吧蘸着吃。也可以先不在蘸料里加白糖,而是将红糖熬成汁与蘸料同时备用,先用糯米糍吧裹上蘸料,再浇上一定量的红糖汁,就可以吃了。

饭菜都很对吴凡的胃口,吴凡吃了一碗米饭,吃了很多菜,尤其喜欢仔姜炒肉丝,但是他为了吃糯米糍吧,就少吃了一碗米饭。吴凡特别喜欢糯米食品,记得初中的时候吃了一大洋瓷碗腊肉土豆糯米饭,据说那碗糯米饭需要三斤糯米才能做得出来。这天中午他吃了三个鸭蛋大小的糯米团子,又甜又糯又香,吃完都不会动了,太撑了。

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完饭,收拾完,坐那里闲聊。

对于吴凡升职加薪,父母很是欣慰,还颇有些扬眉吐气的感觉,毕竟吴凡才24岁,这职务就赶上了父亲,真有长江后浪推前浪,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感觉;二弟则有几分高兴,几分艳羡,还有一丝不甘和一丝动心,至于自卑的情绪则被他很好的藏在内心深处。

吴凡父亲和母亲是同龄人,24岁时有了吴凡,今年48岁。父亲吴平,身高176公分,国字脸,浓眉大眼,古铜色皮肤,身材魁梧,果敢干练,军人转业出身,军校(中专)毕业,吴生县邮政局储汇科科长;母亲侯慧,身高163公分,鹅蛋脸,眉清目秀,笑起来一口白牙,亲和力很强,知青出身,函授本科生,吴生县教育工会主席。吴凡外貌遗传了父母的优点,更像母亲一些;二弟吴仁则更像父亲一些。

父母的交待除了老三样:尊敬上级、团结同事、努力工作之外,新增了两条:戒骄戒躁、谦虚谨慎。吴凡当然点头答应,虽然没什么前瞻性,都是围绕如何做好人,做好事展开的,但都是对的,真正做到了,做好了,未必可以成龙成凤,但一定可以如鱼得水,舒坦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吴凡也简单的和二弟聊了聊日常工作和生活,他俩有个共同爱好:打篮球。这也是吴凡送篮球鞋给二弟的原因。但他没有更多的和二弟深聊,二弟吴仁是个心思细腻、颇有些情绪化的人,这次自己升职加薪就已经足够二弟消化一阵子了,深聊还不到时候,以后再说。

同时,吴凡也把好消息分享给了几个要好的发小,张勇、敖青、王杰、李川、侯俊。张勇在光安市城南新区小学任体育老师,敖青、王杰、李川、侯俊都在老家吴生县上班。

原计划是10月2日在吴生县几个发小一起聚餐的,但是张勇却被学校安排假期值守,于是张勇主动张罗了一场在光安的聚餐,10月3日,周六晚上在光安市城南新区廖记烧鸡公3号包房内,六个一起长大的年轻小伙齐聚一堂,为吴凡升职加薪贺。因为不在一个城市上班,与敖青等四人见了分外亲切,吴凡和每个人都狠狠的拥抱了一下,还用右手手掌狠狠地拍了拍每个人的肩膀,好像不用力不足以表达此刻内心的亲切与激动!

张勇点了一锅烧鸡公,一盘花生米,一盘凉拌黄瓜,一盘炒空心菜梗,一盘猪耳朵,两瓶全兴大曲,说这酒好喝不说,寓意还好,全兴,大家全都兴旺!

四道凉菜很快上齐,大家开始动筷子。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后,大家就开始敬酒,吴凡成了当晚的核心(当地人称为磨心),所有人都轮流着和吴凡喝酒。吴凡酒量不大,但是酒胆却大,酒品也好,来者不拒不说还要主动出击,结果在几个发小苦劝不听的情况下,终于喝过量,喝断片了。

很多细节吴凡现在都记不起来,大概能记得的几个场景是:

先是张勇起身敬酒,局是他攒的,他第一个敬酒在情理之中。张勇酒量很好,白酒能喝一斤半以上。他拿着杯子,从吴凡开始依次进行,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