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2)

第1章

大明洪武十一年,大明在朱元璋的治理下已经呈现出一派强盛之势。

但是老天爷似乎和他开玩笑,几乎每两年就要有一场天灾,几乎每年都要对受灾的地区蠲免赋税,再加上最近朝中暗流涌动,和前朝一些尾大不掉的事情。

总之,朱元璋最近的小心情有些不美丽。

这天,批完奏折,他抬头看了看外面风和日丽,便动了微服出门的心思,当下叫来自己的养子,亲军都尉府都尉、西平侯沐英,又喊上老伙计徐达,三个人找了一辆马车便出城去了。

这次出门本就是为了散心,朱元璋也不问地方,一路谈天说地、走走停停直到傍晚时分,三个人饥肠辘辘,才想起已经半日没有吃东西了,正巧前方有个小村庄。

“正巧,沐英去前面找个小店,咱们吃过饭后再回皇宫。”朱元璋吩咐道。

沐英微微一愣抱拳回道:“陛下万金之躯,怎能吃不明之食,臣请陛下回宫就餐。”

朱元璋摆了摆手说道:“都是人吃的,咱有什么吃不得?”

他本就是“布衣皇帝”,年轻的时候当过和尚讨过饭,哪有什么吃不得的?现在上朝还依旧自称“咱”而不是称“朕”,为此宋濂还说过他,可是他说自己这样说都几十年了,改不了。

沐英不敢违背朱元璋,只得求助的看向徐达,带着皇帝私自出游,他已经背负着巨大压力了,再去路边野店就食,他觉得回去就该写辞呈了。

徐达自然知道沐英的难处笑道:“难得今天高兴,恐怕这山野小店的饭菜扫了陛下兴致,不如我们寻上一个大户人家讨口酒菜如何?”

朱元璋一听顿时觉得有趣,便应允了下来说道:“这样一会你们就喊我朱老板,我喊你老徐,至于沐英你就当我的侍童吧。”

沐英苦着脸,但是想着去大户人家吃饭比在野店好的多,也只好接受了。

此时正好一个老农牵着牛路过,徐达上前问道:“这位老丈,请问这村里可有大户人家吗,我家老爷游玩至此想要讨口水喝。”

老农看了一眼朱重八,见这主仆三人衣着气派不俗,料想都不是一般人物,于是赶紧抱拳行礼说道。

“要说我们村的大户,那就是村东面的小圣人家了,他素来喜好结交朋友,你们去他那就对了。”

“小圣人?”朱重八闻言看了看徐达,这口气可真是不小,料想定是这山野之人井底之蛙才会有这样大的口气吧,于是便勾起了兴趣,上了马车来到老农所指的地方。

下了马车就见一个宽阔的大院,广亮的大门,门口两侧挂着一副对联。

基实奠定千秋业;柱正撑起万年梁。

横批:千秋万年。

“喝,好大的口气啊。”徐达笑了笑,大步上前伸手就去砸门,他可是战场老将,这么多年他什么场面没见过?一膀子力气大的和牛一样,故意将房门砸的咣咣直响。

同时心中想到这一户人家若是为善还好,如故欺压乡里,少不了要出手教训一下。

片刻院里传来一阵脚步声,接着房门打开,一个20来岁的少年迈步而出。

徐达见后暗道一声好!

只见这个少年身材伟岸,唇红齿白,剑眉星目,眉宇间自有一股英气勃发,可还不等徐达说话,那个少年竟然撩袍跪倒在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微微一愣以为自己皇帝的身份暴露了,可是没想到那个少年张口喊道:“小儿朱超,恭迎爹爹回家。”

啥玩意?

朱元璋和徐达顿时面面相觑,而一旁的朱超则是一脸困惑的看看朱元璋又看看那个自称朱超的少年。

这年头有认错儿子的,咋还有认错爹的?

要说还是朱元璋见多识广,不但不慌,而且心中还大感有趣,微微一笑竟是点头认下了,随口试探道:“我儿平......起来吧,你母亲可在?”

如果这个小家伙的母亲在家,朱元璋绝对立刻掉头就走,却不想朱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