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男宾两位(1 / 2)

土匪县令 李天赐李二 2821 字 2023-12-11

此时李天赐全然不知,自己的小命已经在人家手里攥着了,而他却在琢磨如何从这两人的身上多弄些银子出来。

根据他以往的经验,大唐读过书的人都有一股子文人的气节,向来是吃软不吃硬。这两人不论是穿着打扮,还是谈吐都像是有学问的人。想要忽悠他们,还是有些难度。

不过,在李天赐看来,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文人嘛,多数自命清高沽名钓誉,实际上一旦玩儿起来,他们比谁都放得开,花样也最多,事后还立马当起了圣贤,怪恶心的。

李天赐很有信心拿下他们,不说其他,就一个红浪漫的水疗,连后世见过诸多诱惑的人都扛不住,他不信这俩人还能坐怀不乱。

想到这里,李天赐的心情不免有些荡漾。

此时,一群扛着锄头的乡民迎面走来。

面对着一群官家老爷,乡民们并没有下跪磕头,只是慢慢的挪到一边让开道路,等李天赐一行人走近了,几人不约而同的打起了招呼。

为首的汉子看了一眼人群里的李二等人,笑着打趣道:“哟,李大人,这是又来生意了?”

李天赐佯作不高兴,朝那汉子挥了挥手,“瞎说,什么生意,这是咱们县的客人。”

听到两人的对话,李二恨得牙根儿痒痒,看来这小子不是第一次干这种拦路抢劫事了。

刚想到这里,却见刚才说话的那个汉子放在了肩上的锄头,憨头憨脑的挠着头,嘴里一阵感谢。

“咱娘说了,见到李大人一定要好好感谢您。要不是您赶走了蝗虫,又给咱弄来了粮食,咱一家老小恐怕早就饿死了。”

说起这事儿,李天赐心里老大的不快,当初他之所以抢商队弄粮食,就是担心自己会在灾荒年饿死,哪曾想主簿和县尉会错了意,以为是他见不得百姓受苦,才冒着杀头的风险干了山贼的行当。

他莫名其妙的被人道德绑架了,碍于面子只好把弄来的粮食分给了乡民。自己没了口粮,继续带着人抢商队,又被乡民感恩戴德吹捧了一番,结果就是粮食又没了。

如此反复,他已经记不得抢了多少商队了。

这次面对这两头大金猪,他下定决心自己独吞,也就没打算和汉子多聊,不过面子工夫还是得做足。

李天赐抖了抖袖子,说道:“说起蝗虫,本官至今心惊胆寒。想当初,漫天的蝗虫吞噬了多少庄稼……”

回忆过往,感染了在场的乡民,有的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泪。

姗姗来迟的县尉王淦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接过了李天赐的话茬继续道:“当时李大人府邸的房顶都被快被蝗虫掀了,晾在外面的衣裳也被蝗虫啃了好几个大洞。可尽管如此,李大人还是每天饿着肚子带领大家驱赶蝗虫。现在蝗虫是跑了,可李大人家的房顶,至今还没有一片瓦,看着都让人恓惶。”

李天赐都惊了,转头看向王淦。

又来?你又想干什么?你每次这么吹我,我都很慌啊!

岂料乡民们听到这番话,纷纷表示日后不需要县令大人接济了,回去就组织人给大人捐瓦片。

李天赐都快哭了,心道这种只出不进的日子总算是到头了,他终于要迎来心心念念的躺平生活了。

李二自然不会知道李天赐的真实想法,但他从刚才的几番对话中,品出了几分味道。

他自然看得出这些乡民不是在作秀,而是真心实意在感谢李天赐。

如此说来,这李天赐似乎也并没有他想得那样罪大恶极,至少在面对蝗灾的时候亲力亲为,为乡民弄来了口粮。

想想去年各州府上报的灾民死亡人数,再对比下里水县的情况,高下立判。

虽然李天赐劫夺商队是为不法,但出发点乃是赈济灾民,也算是权宜之计,李二倒也没有先前那般生气了。

只不过,灾情已经过去,他仍干着拦路抢夺的勾当,也不知是否还有隐情。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总算是进了里水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