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是肃国公亲军,数十年来肃卫边疆,朕要换将,岂不是让肃边将士寒心?”
“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董太师你不懂这个道理吗?”
“老臣……”
“行了!肃国公的事情不容再议!”
萧齐沉声说道:
“小春子,把户部的文书拿来!”
小春子闻言连忙送上文书。
萧齐抬手扔到宝座下,沉声说道:
“户部侍郎文峰是吧,给朕滚过来,捡起文书念出来!”
文峰顿时额头生汗,亦步亦趋地上前捡起文书,刚要开口,就听萧齐厉声喝道:
“跪下念!”
文峰双腿一软,当即跪下,打开文书念道:
“南方两省入夏以来大雨……”
“你没吃饭吗?大声念!”
文峰额头汗水已经低落在文书之上,咽了口口水,大声念道:
“南方入夏以来连日大雨已有一月有余,水淹南湖,北湖两省十八县,受灾民众流离失所……”
“北方边境因北魏战乱,二十万流民逃离战乱之地,南下避战……”
“东南沿海倭乱频繁,仅上半年就有因倭乱引发血案四十六起。”
萧齐冷笑一声说道:
“你们还敢说无事启奏?”
“灾民流离失所,百姓受战乱避祸,你们还敢说无事启奏?”
“是不是要朕亲自来处理这些事情?”
“那朕要你们这些酒囊饭袋之辈何用?”
“朕不上朝,不代表不问国事,只是愿意相信你们!”
“而你们呢?升隆二年进士?你的满腹经纶都被狗吃了吗?”
文峰跪在地上,抖如筛糠,眼睛不停的往董太师的方向瞟着,似乎是希望董太师能给他解围。
萧齐转头看向董太师,见他依旧面不改色,当即沉声说道:
“董太师,你觉得这些事应该怎么解决?”
董太师呵呵一笑说道:
“回陛下,老臣未将此事奏明,自然是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而且正在处理。”
“两湖地区虽然已有水患,可两湖粮仓存粮不少,加上朝廷拿出了二十万两赈灾款项已经在路上,可保两湖百姓渡过水患。”
“东南沿海的倭乱,朝廷也已经派遣驻扎在东南的卫海军平乱,十万两军费和粮草也已经在路上。”
“至于北部边疆流民,解决之法还在尽快平息战事,所以老臣才奏明万岁,要换下肃边军的将领,无论是战是和,都能尽快解决!”
董太师说着,再次上前一步,半只脚已经踏上宝座前的台阶,腰身也直了起来:
“烦请陛下能够体恤臣等苦心,给臣等解决事情的时间!”
“另外,尽快解决换将的问题!”
萧齐闻言顿时眉头紧皱。
这个老狐狸!
绕了一圈,又把皮球踢回来了!
就在这时,只听一个声音从旁边响起。
“董太师说北边战事拖延太久,莫非是在责备我父亲战事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