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三人居有我师(25 / 137)

是文体局,文化和体育拆开由两个副市长分管,文体局长的工作也不好做,我看就把整个文体局的工作交周市长分管吧。”

分工确定下来之后,王伟光把政府办公室主任喊过来,要他给各位副市长下通知,下午三点开市长办公会,调整市长分工,给周市长准备办公室、住处、车辆和秘书。

市长办公会上,周胜利见到了市政府班子全体人员:市长王伟光,市常委、常务副市长顾大年,分管工业的副市长张军世,分管农业的副市长桑吉,分管文化教育的副市长郁海燕,市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李世高。

周胜利因为有常委头衔,在副市长中排序第二,仅列常务副市长顾大年之后。

会议之初,发起并主持这次市长办公会的王伟光向与会的几位介绍了周胜利的基本情况:

“周胜利同志先前系市常委兼省属农业企业九凤山农场的党委书记,为方便管理,现在九凤山农场降格为市属企业,按照县级配置干部,所以周胜利同志不方便继续在农场任职,经省里研究决定,担任市常委兼副市长,仍然分管农场。

周胜利同志只有三十多岁,是市政府班子中最年轻的同志,应当多压担子,给他增加科技和文化体育这两块的分管,请各位发表意见。”

顾大年第一个发言:“据我所知,周胜利同志是高级农艺师,本身就是个科技工作者,分管科技工作轻车熟路。他是年轻人,文化体育需要年轻人的参与,由他分管很合适。”

他提的这两条分管理由很牵强,周胜利怀疑他是故意这样说,第二个发言时说道:“市长们各人的分工早已落实,因为我的到来加以调整,恐怕会对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个人服从组织,提一点我的想法:

科技这一块我从科技局角度抓科技创新、从科协角度抓科学技术的普及教育,文化体育重点靠在社会文化和竞技体育方面,在分管上尽量不与其他市长重复分管,涉及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与具体分管市长及时沟通。”

听了王伟光宣布的周胜利的分管,三位副市长均感到新来的副市长动了自己的“奶烙”,上来便对这位新任副市长产生了戒备。

周胜利的发言使他们看到了他似乎不是他们所想像的那样咄咄逼人,对他的戒备减轻了几分,发言中没有出现顾大年所期待的火药味。

最后形成的市长分工决定基本上按照王伟光的意愿:

市长王伟光分管市政府全面工作,具体分管政府办公室、人事局、劳动局;

常务副市长顾大年协助王伟光分管市政府全面工作,分管财税、金融、商业流通工作,具体分管市财政局、税务局、工商局、人民银行及四大商业银行、外贸局、商业局、供销社;

常委、副市长周胜利分管农场和科技、文化化育,具体分管九凤山农场、文化体育局、科技局;

张军士分管工业和经济体制改革工作,具体分管工业局、电信局、邮政局、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

桑吉分管农村农业工作,具体分管农林局、水利局、水产局;

郁海燕分管教育卫生工作,具体分管教育局、卫生局、计生委;

李世高协助王伟光分管市政府办公室工作。

当天下午,新的市长分工文件打印出来,下发全市各县区,抄送市uei办、市人大、市政协,并报送省政府办公厅。

周胜利虽然绕过了“分工陷阱”,但在往后的工作中,与其他几位副市长的碰撞在所难免。

第851章 “跑题”的讲话

周胜利的办公室与其他副市长的一样:每人三间,外间两间合为一大间,里面是卧室。

与其他党政领导们的办公室格局一样,靠外与领导办公室紧挨着的一间是秘书办公室,有人来找领导时秘书便会迎上去,先筛选是否是需要让领导与其相见。

这样的设置好处是为领导筛选掉一些反映的问题与领导无关的人和事,提高了领导的工作效率,但也带来了领导身边工作人员腐敗的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