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人生宿命(78 / 91)

车,一边说道:“你真会算帐。”

“不会算能行吗?我送一张晚报出去才挣一毛钱,给你们夹一张广告夹页增加两分钱收入,送多少年的报纸也挣不出这辆车钱。”

下车时,周胜利替她背着装报纸的袋子,她自己胸前还挂着个袋子。

小区内有几十栋楼,全是多层,很少订户楼下有报箱,没有报箱的得一户户地上楼敲开门送。

周胜利问她:“为什么那么多户没有报箱的?”

她回答说:“没有报箱的是今年新开发的订户,订的报箱还没有来。”

他们上了五楼,周胜利觉得自己每天锻炼一气上到五楼不喘很正常,看到女站长也不喘,暗自想,她这是常年爬楼练出来的。

女站长敲开了一家门,一位六十岁左右的老人开了门,说道:“闺女你真准时呀,我刚想着看报,你就来了。”

女站长说:“大伯,不是我准时,是编辑部的编辑们准时。他们交稿晚了,我们就送得晚,还得挨你老人家骂。”

老人道:“再晚了也不骂了,上回骂了你两句,你走后你大妈骂了我有两个钟头。她骂得对,人都不容易,为什么还要给别人找不痛快呢。”

周胜利接了句:“大伯您说话很有哲理。”

老人看了他一眼,问女站长:“闺女又新收了个徒弟?这个徒弟好,眉清目秀的,说话也中听。”

周胜利乘机递给他一张宣传单:“大伯,我是这上面这家农场的,我们是全省最大的国有农场,第一次在省城实行农产品直销,价格低,确保无污染。”

两人下到三楼,女站长又敲了一户的门,开门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子。

女站长从胸前的袋子里掏出一个纸盒,从里边捏出两根很长的缝衣针,对开门女子说:“嫂子,你要的一号缝衣针我给你买到了,两根共五分钱。”

女子接过针顿时眉开眼笑,说:“这个地方城不城,村不村的,这种一号针各个小店里都没有。套被子,给孩子、老人套棉衣离不了这种大号针。”

她付了女站长五分钱。

周胜利又乘机发给她一张宣传单。

下楼的时候女站长告诉周胜利,“这位大嫂是这家的保姆。”

他问女站长:“你与这里的人都很熟悉吗?”

她答道:“听说是一家都市报的老总创造的‘敲门发行法’,订报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门都进过好几回,嘴皮子都磨明了,订上了报还要与订户交上朋友,不然明年订户就被人给撬走了。”

周胜利由衷说道:“从事你们这一行也不容易。”

女站长说:“我们报社发行公司的经理常说一句话,当好发行员要有三千万精神:想尽千方百计,用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

第828章 挡箭牌

周胜利夸赞道:“你们经理真会总结。”

女站长说:“我们经理是记者部主任调过来的,她是我们省城的名记者。”

周胜利惋惜道:“可惜了。”

女站长说:“不可惜,我们老总说了,晚报发行为王,一流的人才做发行,二流的人才做广告,三流的人才做新闻,编辑部里谁不服谁到经营部门。”

周胜利没有想到,与发行站长走了这一路,学到了经营的新理念:经营单位一流人才做市场。

去了另一个楼道依然是从最高层的订户开始敲门。

在四楼,女站长敲着一户的门,连续敲了有五、六分钟,楼里面一直没有动静。她对周胜利说:“你到三楼等我一会。”

周胜利到了三楼,听到上面每隔一、两分钟敲一次,又敲了三次,他又折身向四楼走了过去。

可能她也确信这家里没有人了,把报纸卷好插到门把手的环内。

恰在这时,门毫无征兆猛然从里面打开了,“乒”地一声撞到了女站长的脸上。

女站长连忙双手捂着鼻子,鲜血从她指缝里流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