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人生宿命(74 / 91)

而》中有句灼耀千古的名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周胜利心里真没有把郑书记以前对他的态度放在心上,在工商局注册了“九凤”商标后,与镇里多次商量后,将月牙河镇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通过农场的销售渠道销往省城和外地市场。

对此,付镇长也在郑书记面前明确表示反对:“他如果真的是为月牙河镇的老百姓着想,为什么不让老百姓自己用他们农场的商标?经他们农场的手,他就是想赚个差价。”

农场有商标的农产品,不仅价格翻了两倍,而且还销得远。而农民手里的农产品基本上还是靠赶四集卖。

上一年“重阳”节的时候,周胜利曾经接受原马副省長的提议,说条件成熟时在省城设立农场的农产品直销点。

夏收过去,新一年的农产品陆续上市,他觉得在省城设立直销点的条件成熟了,在党委会上提出了设立直销点的议题。

七名党委成员全部认为应当在省城设立直销点,不仅仅是扩大销量,更重要的是增加“九凤”牌农产品在省城的知名度。

但在怎样设立上,提出了两种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派人、租房,好处是自己人珍惜“九凤”声誉,工作责任心强;劣势是直销门头需要租房,去的人还要租房、吃喝,成本高。

第二种方案是在省城招代理人,农场负责提供商品,别的一概不负责。这一方案的优势、劣势与第一种方案互换:运作成本低,但缺乏对合作者的监督,担心对方把其他农产品混作“九凤”品牌农产品里面销售,砸了“九凤”的牌子。

两个方案各有利弊,大家都拿不定主意,最后决定让全场职工讨论,大家倾向哪个方案就采用哪个方案。

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讨论竟然讨论出了第三个方案。

场部大厨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在省城开一个中等档次的酒店,酒店就以“九凤”为名,主菜和主食以农场提供为主,同时作为农场产品的直销点。

他还自告奋勇,提出他去经营酒店,农场什么投入不用,只需要在直销产品的宣传上投资就行。

周胜利让分管后勤的金玲把他找来,两人共同与他谈话。

“你知道在省城开一个中档酒店得需要多大投入吗?”

周胜利首先考虑到的是他的经济能力问题。

“我知道,房租、装饰、炊具、厨具、餐具,没有上百万不行。”

大厨说:“但是我不需要。我师父在省城开了一个中等规模的酒店,去年新装修的,今年他在国外经营中餐馆的儿子生意太好,一下子扩了两家餐馆,忙不过来,催他去照看一家餐馆。

他想转出去,谈了几个,把装修费用算进去人家不干,说他们开酒店肯定要按自己设计的风格,他的装饰还得砸掉重来。人家不把他的装饰费用算进去他又不干。

前几天师父给我写了封信,要我过去帮他守着店,酒店的二层楼房是他家的,我只要把每年的装饰折旧给他,效益好了就交房租,效益不好连房租也不用交。他说他只在那里帮五年的忙,五年后他回来我们师徒一块干。

我正在犹豫着,听到了小金主任传达场部的征求意见方案,我就想着把酒店和直销点放到一处。”

金玲问他:“你与场里的利益分配怎么算?”

大厨道:“我在农场干了二十多年,不舍得辞职,不辞职的话离开场里去省城开酒店得办理停薪留职手续。如果把我师父的酒店作为农场的一个直销点,我也算是干着场里的工作,不要工资,也不算停薪留职,行不行?”

金玲看着周胜利,见周胜利给她一个同意的眼神,说道:“可以。”

“农场给我送的鱼、藕等各种农产品和林场的山货按低于市场价的百分之二十给我,这百分之二十的差价就是我的报酬。

还有就是我上半年的资金肯定不宽余,我进第一批货的时候不付钱,进第二批货时付第一批货的货款,通过蛇退皮的形式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