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县长暴怒(25 / 27)

看见咱们睡在一起,也没有什么麻烦,还是先吃饭后吃你吧。”

刘锦花触摸着他的坚硬部位,讥笑他说:“口是心非,说的就是你现在这个样子。”

……激情过后,刘锦花整理着衣服,说道:“你的官将来当得越来越大,在小事上就越要注意,别让眼红你的人抓了把柄。我先是‘农转非’,现在又当了科技副镇长,就怕会给你惹上口舌,影响你的进步。”

二000年以前,只有非农业户口才可以招工,才有可能成为国家干部,有农业户口的人只能务农。而那时农民生活水平与城里的工人差距很大,所以“农转非”就等于鲤鱼跳龙门。

对农业户口的人来说,“农转非”是很重的福利,必须有很大的贡献才可以。比如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第一署名人奖三个“农转非”指标,第二署名人奖两个,第三署名人奖一个。

周胜利说道:“三个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项目都是我主导的,刘月兰是农技站长,三个项目都给她挂了名,以后评职称能用上。三个项目给你们两个镇办工厂的厂长分别在第三人的位置上挂了名,复混肥厂的秦力是国家正式职工,用不到。另外一个给农技站副站长洪涛挂名,解决了他媳妇的农转非。”

“你的名字排在第二是刘月兰到省里填写获奖人员登记表的时候私下里把她自己与你倒换过来的。她说按政策规定排在第二位的科技人员有两个农转非指标,她家孩子本来就是非业农户口,一个指标也用不上,你排在第二位一次能把母子二人的户口都解决了。”

刘锦花对着镜子整理着头发,说:“月兰姐的大恩我记下了,你也得记下,是她让你儿子吃上国库粮的。”

“秦力与你一同上报了科技副镇长,罐头厂的厂长不愿当干部才没有上报,对你们三个厂长都是一视同仁,没有人会说出什么。”

刘锦花怕被人看见,没有吃晚饭就走了。

她的猜测没有错,晚饭后周胜利的屋里来了好几拨人,都是镇党委、政府的领导成员。因为他的调令还没有正式下来,知情者多是***成员。

第二天刚上班,周胜利接到了地区纪委的电话,说他们那里接到一封反映龙山镇问题的检举信,请他这个一把手过去核实一下。电话里还告诉他到纪委后直接到纪委重案室,那里有工作人员等着他。

周胜利从来没与纪委直接打过交道,没有把这个电话当作一回事,与田国光通了个电话说明情况就骑车去了县城,把自行车放在县招待所后坐长途车去了地区,然后直接去了纪委。

重案室里有两名年轻的纪检干部在等候他,在他自报家门后很和气地对他说:“我们孙主任正忙着一个重要案子,让我们陪着周书记您去那边找他。”

周胜利不疑有他,跟着两个年轻纪检干部上了车。

上车的时候,他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他们坐的车子是“的士”,副驾驶上空着,两个纪检干部一边一个与他挤在后边,好像怕他逃跑一样。

第134章 纪委审查

两个纪检干部指挥着“的士”拐了多次弯进了一家很不起眼的小宾馆。

下了车,两个人一前一后把周胜利夹在中间。

他此时虽然警觉,但处在两人的包夹中间没有退路。既便是有退路,他也不打算逃走。

上到二楼后往左拐弯再走到最里边的门口,前边的纪检干部打开了门,闪开身让周胜利进屋,在关上屋门的同时对里边面对着正门坐在桌子后面的一个中年人说:“孙主任,周胜利带到了。”

一个“带”字顿时引起了周胜利的怀疑:纪委真的是把自己当成了审查对象了。

孙主任坐在桌子后面没有动,很威严地问了句:“你叫周胜利?”

周胜利很反感地回了句:“不是你们叫我来的吗?”

身后一个纪检干部吼了声:“你态度老实点!”

周胜利毫不相让:“是你们态度先不好的!”

孙主任一指桌子前面一张比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