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月夜遇“仙”(23 / 35)

中看到了巨大商机,他嘱咐周胜利,你尽快把小麦、玉米、花生等各种农作物的肥料配方制定出来,全部申请专利,不仅农民增收,我们供销社也增加了一项大业务。

周胜利真的按他说的制定了五、六种主要农作物的肥料配方,申请了专用肥的发明专利。

专利证书发到手之后,秦力经供销社领导批准后,以供销社名义与他签订了《发明专利独家委托使用协议》。

《协议》规定,在专利权被保护的二十年有效期内,被委托单位按照销售额的百分之五支付委托人专利权转让费。

周胜利看了这个内容后,先是提出不要专利委托费。秦力说:“专利保护期间,你每年要向专利局支付一定数额的保护费用,你的工资根本不够。”

周胜利这才同意,但主动要求把委托费降为销售额的百分之一点五。

供销社领导审阅签订后的《协议》时说:“我审查了这么多的协议,头一次见对方主动要求减少自己分成的。”

当然,这也是几个月之后的事。

接到钱所长电话后的几天里,周胜利几乎每天都去山后村,与李大海和家有稻田的农户商量着向孙所长和张教授请教哪些问题。

到了约定的日期,钱所长提前一天到院里要了一台越野性能好的吉普车,同时与张教授商量带着吴小涛一同去,让这个总是浮着的年轻人看到周胜利的成长。

林处长从院办公室里得知钱所长计划次日去周胜利的稻田,提出跟着一同过去。一来是她对周胜利印象很好,很喜欢这个年轻人;二是她在军区军马场呆了多年,经常骑马驰骋在广袤的原野里,坐了两个月的办公室闷得难受,想出去散散闷;三是顺便去看看任临蒙地区行署专员的哥哥林远东。

出发前,她给哥哥打了个电话,说要到他们地区洪蒙县的龙山乡去看那里的水稻种养结合实验项目,中午请他给安排饭。

林远东战争看低在这一带打仗负伤后就留在了这里,当年作为游击队长带着队员在临蒙地区打游击,后来从县级领导升职到地区的二把手,也没有离开过临蒙。他对这里的一山一水都熟悉,但从没听说过哪里种水稻。

接到妹妹的电话后,他让办公室准备一辆中巴车,通知地区农业局长,中午陪省农科院的专家吃饭,下午随他陪着专家们去洪蒙县看一个山村的水稻。

行署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文振民是从办公室秘书逐步提拔起来的,很熟悉办公室工作的套路,在安排车的同时打电话给洪蒙县委书记常清明,通报了下午林专员的行程和主题。

中午在临蒙地区行署招待所吃饭时林远东表示,他已经把家里的工作安排好了,下午他和地区农业局长陪着两位专家一同去看水稻种植现场。

他没想到此行竟然发现了一个前途无量的优秀青年干部。

第48章 水路上山

离开农业局后,周胜利又拜访了县水利局,从水利局得知,龙山农技站每年以龙山水库维修的名义申请好几万元钱,交回来的大部分是吃喝单据,用工方面的开支都是被一个叫梅良德的人代领去了。

从县里回来,周胜利分别给站里的两个人个别谈话。

刘月兰是恢复高考前推荐入校的大学生,如今在站上工作已经八年了。另一名职工是梅良新的本家兄弟,叫梅良德,用他在外炫耀时的话说,他与梅站长的爷爷的爷爷是一个爷爷的。

周胜利问梅良德是学什么专业的,刘月兰说,他不是技术人员,是站上的专职会计。

小小的农技站还有专职会计的编制?周胜利十分惊讶地问。

刘月兰苦笑着说:“他是临时工,没有编制。”

周胜利刚参加工作不久,对单位用工的事情完全不懂,与刘月兰的谈话中很大一部分内容是带着请教的语气的,“咱们有编制的到财粮助理那里领工资,梅良德没有编制,他的工资怎么发?”

“咱们站上发。”刘月兰道:“梅良德工资的事唐乡长知道,我也不算是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