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月夜遇“仙”(21 / 35)

:“我和山后村的李书记还有几个年轻人合计过,山后村耕地多,满足耕地对肥料的需要,一亩地一头猪以上才行,明年打算实现生猪存栏量人均一头的目标。”

赵广法说:“全乡若是达到这个目标的一半,咱们在全县就数得着了。哥全指望你了。”

周胜利说:“你不愧为财务出身的,用数字说话,这方面我得跟你学。往后我更得指望兄弟们的支持。”

过了下班时间,秦力、岳伟和米虎都到了,赵广法的爱人下班后也被让到了饭桌上。

周胜利首先开腔:“今天第一是欢迎咱们嫂子调到龙山工作,兄弟们今后吃饭多了一个家,二是给赵站长温锅。这份钱源于岳伟给我送去的一对长毛兔,剪毛卖了后外贸部门扣除种兔钱还余一百元,够咱们喝两场的。”

赵广法马上更正道:“你出钱咱们的主题也是给周乡长祝贺的。”

岳伟说:“打电话约场的时候我还担心周胜利当了乡长不好说话了,没想到还是和以前一样。”

毕竟周胜利的身份变了,酒桌上的话题也由纯粹的闲话转向了与工作相关的内容。

周胜利说农作物的生长不只是靠氮肥,还需要其他肥料,尤其是微量元素容易被忽略。

秦力说:“氮肥目前在农村最受欢迎,有多少卖多少,其他肥料根本卖不动,还有那些小包的微量元素肥料连问都没有人问。”

周胜利以求教的语气与他探讨,“如果我针对某一种作物制定出专门的肥料配方,你们供销社组织重新装袋,上面允许吗?”

秦力说:“我们现在卖哪种肥料都可以拆袋,上面不管,只是拆袋需要劳动力,再装新袋需要包装,这部分成本得加进去。”

周胜利道:“我想设计各种农作物专用肥,比如小麦专用肥、花生专用肥等,把各类肥料和微量元素按比例混加在一起,你们就标注某某专用肥,按你们的成本适当提高价格能不能卖出去?”

秦力想都没想,回答道:“肯定受欢迎。”

周胜利说:“咱们农技部门和供销社配合,第一步先推广小麦专用肥,明年春季再推其他的。”

两个人在酒桌上随口说的事,没想到竟然把各类专用肥做成了一个大产业,秦力为董事长的肥料公司后来发展为国内知名大企业,成为上市公司。这是后话。

赵广法当上部门一把手,对职场的事情经验就相对多一些,建议周胜利到县里的上级业务单位跑一趟,等于报个到。

第二天早饭后,他先与唐宏胜请了个假,后到站里看了看,嘱咐站里的两名部下,“我今天到县里的几个部门一趟,有什么重要的事我明天过来时告诉我。”

梅良德没有说话,刘月兰说了句:“站长你放心走吧,有事明天向你汇报。”

他刚离开办公室,听到梅良德的声音:“切,还真把自己当作领导了。”

龙山乡农技站负责的是农、林、牧业的技术指导和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其中前三部分的上级业务领导部门都在县农业局,水利工程管理说白了就是龙山水库的管理,这项工作只是附带着的。

周胜利先去了县农业局,拜访了局领导和各科室负责人,向局长汇报了他上任的工作打算。

局长对他这个副乡站兼任的站长上任第二天就上门拜访很高兴,特地让办公室安排中午吃饭。

针对周胜利说的问题,又把几个相关科室的负责人找来,对他的几个推广项目进行了分析,并确定让他们以乡里的名义把花生地膜覆盖和蔬菜塑料大棚两个项目作为农业科技项目课题上报。

负责课题的副局长让他们把每个项目的材料准备三份,两份县农业局和科技局分别立项,一份报地区科技局。

局长表示说:“县局的技术人员也没有接触过这两项新技术,不能给你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但是我们可以在资金上给予少量扶持,还可以作为成果上报。”

说到资金,局长表情很严肃地说:“但是,扶持资金要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