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兄弟,能让我看仔细点嘛?”
曹德爽深吸了一口气,心中激动不已。
王恒叶恒也很是大气的将报纸交给了他。
曹德爽起身将报纸摊在一张干净的桌面上,仔细看了很久,才说道:“老赵,这确实是《立报》的创刊号,不仅保存的很好,甚至都没有什么破损,简直就是个奇迹啊!”
赵长斌闻声,面露喜色,当即问道:“那你赶紧给这小兄弟报个价,老熟人了。”
赵长斌这一句老熟人,算是一句提醒的话。
变相的在告诉曹德爽王恒不是头一次来的愣头青。
但同样,他也是想拉近和王恒的距离,指望王恒以后有好货的时候多来他这里。
“十万!”
曹德爽点了点头,直接开口报价,和系统的回收价一模一样。
赵长斌赶忙看向王恒,可王恒却当即摇了摇头,开口加价道:“十二万!”
“这...”
曹德爽噎住了。
赵长斌也是被王恒这果断的加价弄愣住了。
虽然他不太懂,但是他还从来没听说有什么老报纸能卖到十二万的。
“曹老板,你可看清楚了,这是抗战时期的《立报》的创刊号,宣传的都是抗日立场,从创刊到停刊总共就发行了两年,能留在现在的可不多,这要是拿出去拍卖,噱头都不用找的。”
王恒有恃无恐的说着,曹德爽和赵长斌则是深吸了一口凉气。
确实,这《立报》版样虽小,可在当时影响却不小。
号称“五分钟可知天下事,一元钱可看三个月”,宣扬的都是抗日思想和爱国主义。
况且,物以稀为贵。
上世纪的报纸能留到现在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无论是其稀缺程度还是其背后的爱国情怀。
喜欢的人碰见了,别说十二万,一百二十万都会买!
“好,那就十二万!”
曹德爽也是个果断的主,要来了王恒的银行卡号后,就果断给王恒转了钱过去。
王恒也是很快就收到了银行的转账短信。
心里美滋滋。
直播间内的网友们看的也是目瞪口呆。
“三百买的,十二万出手,主播这是净赚四百倍啊!”
“切,大惊小怪,一看就是新来的,你没看到王总那把扇子净赚十万倍的时候呢!”
“不愧是王总,就是厉害!慧眼识物!”
“厉害啥,都是近现代的东西,隔壁刘阿楠捡漏瓷器的才有水平呢!”
“这哪来的小黑子,叉出去!”
直播间内,网友们褒贬不一,但曹德爽对王恒的跟脚很好奇。
这王恒年纪看着不大,却能拿出手这种绝版的宝贝,还能被赵长斌拉下来喝茶,绝对是个行家。
毕竟赵长斌可是这条街上出了名的铁公鸡。
不是大客,不是行家,连杯水也别想从他这里喝到。
“赵老板,你这一早还挺热闹的,看来你最近的生意不错啊!”
敬安斋门口,一个年近五十左右的中年男子从车上下来。
赵长斌闻声赶忙迎了过去,说道:“胡老总说笑了,这不是听说你今天要来么,我这两位朋友一早就来,想要一睹你的尊容了。”
“赵老板客气了,我可不是什么老总。”
中年男子摇了摇头,迈步走进了敬安斋,直言道:“我今天时间有限,有什么好宝贝就直接拿出来吧,只要民国时期的,我等会儿还要赶去参加一个会议。”
他名叫胡广山,是当地部队的军人,不过由于父辈曾参加过几场大战役,背景实力十分雄厚。
这也是赵长斌称呼他为胡老总的原因。
他此番来找赵长斌,是听说赵长斌这里收了几件不错的民国旧物,想要挑选几个,晚上去给他岳父祝寿。
“我这就给你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