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朱元璋,也是出了名的记仇。
任何人,说过的任何话,做过的任何事,他都记在了自己的小本本上。
然后在权衡利弊,判断此人该不该留着。
其实,说他小心眼,并不准确。
确切的说,他这是阴险、狡诈。
朱元璋与曹操唯一的区别就是,朱元璋不喜欢少妇。
还有一点,那就是比曹操爱民多了。
“你娘的事情,被咱迁怒到了这张正的身上了。”
一听这话,朱标眼神一冷。
是啊!
母后的事情,让父皇心乱了。
不止是朱元璋。
这一点时间,就连朱标,都有些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许久的沉默之后,蜡烛也燃烧殆尽。
但是,父子二人,都没有急着去更换新的拉住。
在一片黑暗之中。
朱元璋的声音悠悠的响起。
“标儿啊,你可知道,为何,咱要对胡惟庸这个老兄弟动手?”
“还牵扯到了这么多人。”
朱标闻言,缓缓摇了摇头,道:“儿臣愚昧。”
朱元璋叹了口气。
白了朱标一眼,接着道:“那你就给咱想。”
"什么时候啊,你能想明白这个问题,你才有资格坐在咱的位置上!"
与此同时……
诏狱内。
张牧靠在潮湿泥泞的土墙上。
语气冰冷。
“胡惟庸案中,所牵扯到的人,有很多很多。”
“一些人甚至已经处于半隐退的状态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你们都没有意识到。”
“那就是,李善长。”
“李善长,作为淮西党的领袖,同时,与胡惟庸的私交,都已经不能用好来说了,可现在,李善长为什么没什么事呢?”
便宜老爹听到这,微微皱眉。
能混到现在,他也绝对不是傻子。
虽然他犯过错,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只不过,在朝廷这种地方,往往一个小错,就会让你送命。
这些信息,都是狱卒带来的。
其实,狱卒不带来,张牧也是知道的。
只是,众人本来只是在耳边一过的话。
可这个张牧,却单独拎出来这么一说。
确实有些耐人寻味。
只是,众人哪里说得出这是为什么呢?
能看透这层迷雾的人,必然是站在和朱元璋一个高度的。
所有人,都仅仅只是以为,胡惟庸真的想要造反。
但事实上,胡惟庸是否真的想要造反呢?
这不重要。
胡惟庸是否想要造反这个问题,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皇上想要什么。
从朱元璋的视角,乃至从天下的视角去分析。
才能拨云见日。
而能有这份能力的。
恐怕也只有说出“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的刘伯温一个人了吧。
只可惜。
刘伯温已经死了。
当然,张牧也不是真心问众人。
只是稍作停顿,还没等众人思考。
便继续开口说道。
“李善长还活着的原因,只有一个。”
听到这,众人眼中,闪烁出微光。
“皇上想杀的,不是胡惟庸,而是宰相这个制度!”
“而李善长,目前还没有妨碍到皇上。”
张牧此话一出,死牢中,仿佛吹过一阵阴风一般。
众人大眼瞪小眼。
不自觉的打了个寒颤。
废除宰相?
“可好好的,?皇上为何要废除宰相呢?”
这时,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