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句话。”
“仅仅一句,就让所有人记住了这篇文章。可以说是十分了不起。”
“而且在你记住这句话的时候,即使你平时用不上,但是这种精神也会一直影响着你。”
“各位难道不想要自己的孩子成为文章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的人吗?”
“如此富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不进入教材,那么哪种文章才配进入教材?”
这位文学教授沈超的话一出。
所有反对的网友也是一滞。
“是啊,沈超教授说得对,这种文章怎么就不配进入教材了?”
“听了沈超教授的话,我觉得十分有道理。我也想要我的孩子成为文章当中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是啊,这篇文章如果进了教材,以后学生们肯定会记住出淤泥而不染一辈子,对他们好处太大了。”
“我现在改主意了,我支持爱莲说进入教材!”
一时之间,网友们也是慢慢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一开始他们可能只是被苏宇高中生的身份给惊住了。
没有仔细想这篇文章本身的意义。
现在经过沈超这么一点名,众人都觉得沈超说的十分有道理。
当他们自己读到出淤泥而不染这句话的时候,都有一种震惊感。
别说交给自己孩子们会怎么样了。
不过,还是有一些网友迟疑地说道。
“但是苏宇实在是有点太年轻了……”
“是啊,他现在也就18岁,怎么配的上呢?”
“我还是觉得不太合适。”
对此,沈超直接在微博上开怼了。
“年轻?你可知道,东坡居士苏轼在21岁就已经考取进士?”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更是在16岁就创作出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种千古传唱的词!”
“骆宾王更是七岁之时就已经做出了咏鹅!”
“我觉得苏宇18岁完全有这个资格被收录进课本。”
而在看到沈超的话以后,这些人终于是不吭声了。
是啊,如今课本中李清照的知否知否也不过是她16岁写出来的。
那么苏宇18岁怎么就没有资格了?
也因此一时间,持反对意见的人越来越少。
毕竟,他们也确实找不到什么反对的理由。
另一边,此时的苏宇依旧是古井无波,安然的待在家里看着书籍。
自从高考结束以后,苏宇就开始了疯狂补课的历程。
主要也是为了更加了解一下这个世界的历史。
不然,到时候如果苏宇继续当文抄公的话,直接抄到了原作怎么办?
那不就直接全完了?
所以苏宇自然也是需要准备一下的。
防止自己露馅。
而经过这段时间的查看。
苏宇也是终于明白了,这个世界为什么对古诗文这么重视了。
实在是断层出现的太过严重了!
夏国即使是文化断层,但是那种刻在骨子里的文风依旧是存在的。
也因此为了自己不成为没有文化底蕴的浮萍。
无论是国民还是上层,都是希望这一代能够扛起大旗。
学习重视古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