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1 / 2)

朱元璋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沉沉的睡了过去。

可是今天朱元璋的一系列的操作可算是彻底的将跟着来到行在的官员都给震住了。

孤身入营。

不耗一兵一卒就轻易的将已经叛乱的五千人给带了回来。

而且一向将行在内的银子看成了是自己命根子的皇帝,今日居然十分大方的将行在的八成银子都赏赐了下去。

王惟华和一旁一身破烂文官服饰的吏部员外郎张兴站在一起。

都是一脸的激动。

这个流亡的永历朝廷流落到这个境地,悲哀的发现官职最高的文官居然就是这个吏部员外郎。

王兴一个三十出头的中年汉子,此时不顾自己的形象一手抓着面饼吃着,一手端着汤激动的开口。

“王侯爷。”

“我观陛下经今日事,犹如脱胎换骨。”

“若能相持,王业中兴有望啊。”

王惟华则是眼神有些萧索的看着营地中还在欢呼的大军。

此时不去掩饰自己眼眸中的忧愁。

张张嘴很想说什么。

但是最终还是保持了沉默。

王兴此时好像也发现了不对,也不去多言了,只是顾着自己不停的吃着自己手中的饼子。

王惟华不知过去了多久才面色有些复杂的开口。

“大明养士三百年。”

“今当迎此乱世。”

“吾辈读书人明知前路坎坷,命运多舛。”

“可凡有一丝希望。”

“岂能坐看神州空陷蛮夷之手?”

接着什么都不说了。

转身就朝着后面走去。

王兴此时喝着一碗汤,激动的根本就顾不上嫌烫嘴了。

急慌慌的扔掉了自己手中的碗筷。

十分恭敬的朝着王惟华的背影俯首恳切下拜!

“王公大义!”

“吾辈读书人当如是也。”

接着低头就去捡地上已经滚落的硬的如同石头一样的饼子。

蹲下来就开始继续吃了起来。

这个现行状态下。

南明加上鲁王朱以海在内的足足十八年的时间内,包括后来死在缅甸的永历皇帝朱由榔。

经历了四帝。

这十八年南明可以说是一败再败,可是尽管朝廷腐败不堪,几乎大部分人都各怀心思。

可是仍旧有许多人是心向大明的,仍旧有许多的文人学子是选择了和后来这个腐朽的大明一起被埋葬的。

很多人都说了,南明的后期大部分都是软骨头,诸如那位水太凉钱谦益,诸如那位打开了山海关的吴三桂,诸如那位范文程,尚可喜,耿精忠等等。

那问题就来了。

南明后期真的就没有忠臣嘛?

答案是一定的。

那就是一定有的。

清军攻扬州,史可法孤身返回扬州,传檄援军四下无人响应。清军破城之际高呼死葬于我高皇帝陵侧。

随后凤阳总督,太子少保史可法慷慨殉国。

我们不去评价史可法当权时做的许多不太好的决策。

扬州知府任民育、同知曲从直,江都知县周志畏,两淮盐运使杨振熙等,都死于难、

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不曾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藏在窄小的史书字缝中。

甚至有许多人连寥寥一笔都没有。

诸如眼前的王兴。

不论何时,不论是什么样的情景下,我们这个民族在危亡之时,都不缺少愿意明知不可,但是依旧要义无反顾的能人义士!

他们是比那些投降保命的人要傻吗?

他们难道不知道继续下去会死吗?

答案是一定的。

他们知道。

而且是从开始时就知道!

可是他们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