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3 / 3)

“建安五年,丞相与袁氏官渡争雄,四月佯攻延津,有一人明知必死,请战前往,最终为伏兵取得了机会。他的独子,就是夫子昨天见的门童。”

“建安九年,丞相征袁尚,战场就在夫子身后的这座邺城,有一人第一个登上城池,却在这城头上丢了一臂,他——”

阿大指着独臂奴仆道:“就是夫子面前的这位壮士,他姓张名侠,也许在夫子眼中,只是无名之辈。”

“但是,北府中七十六名奴仆,尽是这样为国效死的无名之辈,夫子说他们残疾,是因为他们为我大汉献忠,为大汉而残疾!”

“妾身请问,这样的人,若不是主动愿意为我家将军做事,谁能命令得了他们?”

“在场诸位,这邺城的城砖之上,还有英雄的热血在呢!”

静,满场皆静,刚才议论的人,再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他们看着这女子慷慨陈词,不由得自惭形秽。

刚才出言的士子脸色涨红,退到了人群里。

饶是孔融身为大儒,想尽了典籍,竟然想不出任何反驳的话来。

孔融自诩汉臣,天天喊着振兴汉室,他心中却明白,振兴不可能靠嘴,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时代已经远去了,在这个纲常混乱的乱世,想要重现文景、光武的辉煌,靠的还得是战争。

可是北府中的奴仆,竟然都是战场上下来的,都是因为统一天下而残疾。

这样的人,也许算不上英雄的级别,却绝对是不容诋毁的好汉。

仅仅是这一条,就堵的孔融说不出话来。

他胸中一口气郁结着,却怎么都忍不下昨日北府和今日赵温去世的悲愤,他自幼聪颖,看着眼前伶牙俐齿的阿大,计上心来。

孔融喝道:“那北府中的婢女呢?北府蓄养美貌婢女足有百人,日日淫乐,可称得上是礼崩乐坏了吧!老夫想问,难道你们这些婢女,也都是战场上下来的么?”

这种话是最让围观人感兴趣的,一时间大家又窃窃私语起来,众人看着曹无三人,不知这蒙着面纱的女子,又作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