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凿度》一书中提到了“气者生之充也”和“夫有形者生于无形”的理念。
这说明阳之气才是构成我们机体化生四肢百骸的原动力。
如果没有阳气,也就不能够温煦化育,如果没有阳气的温煦化育,阴也就不能够独立存在,更不能够发展壮大。
这一点,其实在《内经》里也是有提及的,甚至重阳的思想也很突出。
就是不知道两位记不记得,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已经告诉世人需保存真阳之气,才能够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这样的论述吗?”
黄北山转头看向张景才。
张景才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你不知道来问我,我就知道?
不是谁都有小陆这变态的记忆力的。
不过,面对黄北山那坚定不移的眼神,张景才最后还是没忍住道:“应该有吧,以小陆的记忆力,记错的可能性比你老黄忘记吃饭的可能性还低。”
“合着我在你老张眼里就是个干饭人?”
“不是吗?”
“懒得跟你说,不记得就不记得,非得来一句应该有吧,看看我,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一点都不做作。”
“呵呵,你黄北山清高,我张景才虚伪,行了吧?”
……
看着两个加起来一百三四的人在这里斗嘴,陆轩也是别有一番轻松惬意,跟着两位讨论医理,从中都能学到不少人生道理。
今天这一趟,不虚此行。
想到这里,陆轩脸上露出一抹笑容,随即继续讲道:“展开来看,这就说明了阳气对我们人体生理病理影响。不管是生理上或者病理上,它都有其广泛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
比如,心若没阳,血就不能正常流动;脾若没阳,水谷就不化;肝没有阳,就不能正常地疏泄,无法藏血;肺若是没阳,宣降的功能就会失常;而肾没有阳,就可以导致浊阴凝闭。
所以,阳与阴,就是阴阳的升降之理,卢老先生提出阳气宜通,要求人体始终保持在“通”的状态。阳升,阴才能正常地降;阳降,阴才能正常地升。
如果没有阳气的布运,阴阳的升降就不可能,反过来讲,这也是阴阳升降的必备的前提条件。
在疾病的病因、病理方面,卢老先生一直都认为,很多疾病的病因病理,都是因为机体的阳气虚损、郁结,或者邪气伤阳才导致的发病,所以这也是为何火神派又被称之为扶阳派。
火神派治病,讲究的便是扶阳。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到一点,那就是什么才是扶阳?”
说到了重点上,黄北山和张景才也是下意识的坐直了身体,如同课上认真听讲的三好学生,在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时,竖起耳朵倾听。
两人都算是各自领域的好手了,说是杏林圣手都不为过,自然知道,陆轩接下来要说到的东西,才是关键。
而一旁,见黄北山两人正襟危坐的样子,张吉惟实在忍不住道:“你们真当我不存在是吧,谈这么重要的东西,就不怕我传出去?
我虽然不懂中医,可也知道,你们说的这些,用武侠中的话来说,那就是武功绝学了,好歹也忌讳一点吧,不然哪天真传出去了,还不得怪到我张吉惟头上来?
到那时候,我真就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放心,真传出去了跟你没关系,我们还没那么不讲道理。”
张吉惟满脸问号。
黄北山一脸鄙视:“你一个学西医的,不是我瞧不起你,这么多内容,别说靠背了,就是现在让你拿纸笔记下来你也做不到。
再说了,你懂吗?”
“你怎么知道我就不懂?”张吉惟一脸不服气,“你黄北山这是瞧不起谁呢,我好歹也是市一院的院长,当年也算是心内科主任,真当我听不懂?”
黄北山却是没有被张吉惟的气势给骗到,反而嗤笑一声:“哦,张院长听懂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