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跟着周老学针灸(2 / 4)

成,剩下的四成,就得靠不断地进针来积累熟练度了。

按照周建德所演示的,陆轩迅速找准穴位进针。

取针、找穴、进针,一气呵成,中间没有丝毫停顿,不稍一会,四个穴位已经在陆轩的针下瑟瑟发抖。

周建德一脸惊诧地看着陆轩,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这真的只是看了一遍?

要不是之前看过陆轩进针,他都怀疑眼前这个年轻人是不是隐藏了实力。

四种进针之法,虽然并没有周建德本人那么熟练和顺畅,可在周建德看来,陆轩起码已经掌握了七成,剩下的,只需要熟练度上来,自然而然就能掌握。

这世界上,真有妖孽乎?

周建德暗自惊呼,他本以为陆轩说记住了,只是年轻人要面子,实际并没有掌握多少,没想到,陆轩进针的手法已经有了标准的七成。

如果这是长年累月的练习,周建德还不会如此惊讶,可陆轩仅仅只是看了一遍,就能做到如此程度,这不是妖孽又是什么?

要知道,他的两个学生,看他演示了起码十几遍了,到现在依旧掌握不到五成。

人最怕的就是对比,不对比不知道差距有多大。

周建德下意识的转头看了两名学生一眼,两人虽然掌握的不多,可眼光还是有的,陆轩进针的手法,已经远远在他们之上。

而在之前,陆轩其实跟他们两个没什么两样,进针手法粗糙的不行。

两人此刻也是被周建德看得面红耳赤,尴尬的不行。

周建德也看出两人备受打击,本不想说什么的,毕竟让这两人受点打击也是好事,可想了想,还是安抚道:“伱们也不用暗自菲薄,陆医生毕竟是联南中医会馆的坐诊医生,学的快很正常,什么时候你们也有资格来联南坐诊,恐怕看一遍也就会了。”

周建德说是这么说,可心里实际上却是给自己这句话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他现在想的是,不谈陆轩,换作是此刻在联南中医会馆坐诊的其他人,看一遍就能做到这种程度吗?

恐怕是不可能的,不然他这几十年的努力又是什么?

陆轩能做到,还是因为天赋够高,这比后天的努力可是要重要的多。

“相对进针而言,增强针感,即行针和得气又相对来说难度比较大。”

听到这话,周建德的两位学生相视一眼,连忙问道:“老师,进针的话,我们在这方面天赋虽然没有陆医生高,可练习一段时间,也能掌握的七七八八,至于您说的行针得气,我们却是始终不得要领,这个能不能跟我们详细讲讲,具体有多难,难点又在哪里?”

“有多难就不好描述了。”

周建德想了想道:“在针刺过程中,正确掌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一环。而针刺的角度和深度,对针灸疗效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得气方面,若是针灸不得气,自然也就没了效果。

行针亦名运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而施行一定的手法。

得气亦名针感,我们针刺患者腧穴后,患者会因为针刺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或沿一定部位、一定方向扩散传导等感应,同时我们的指下有一种沉紧的感觉。

若不得气,医者感到针下空虚,患者自然也就没酸、麻、胀、重等感觉。

《标幽赋》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

得气与否以及气至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针刺治疗效果和预后。

一般而言,得气快时,疗效好;得气慢时疗效差;若始终不得气,则可能无效,预后也不良。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便有详细的解释:“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金针赋》还说:“气速效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