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跟着义父吃香的喝辣的,怎会羡慕旁人(2 / 4)

手。

于是,目光下意识的落在了陆轩身上。

陆轩却并未注意到几人脸上的神色,而是静静地听着来自[川穹]对包义霞病症的分析:

【看来这次陆医生也陷入两难之地了,患者的情况的确复杂无比,不过患者的情况倒是让我想到了《内经》中的一句话。】

【什么话?】

【《内经·举痛论》有云:“百病生于气也。”

什么意思?

此患者病候虽多,但却可一言以蔽之,“气”病而已矣。

又为何?

盖气为生化之源,钟于未生之初的,叫先天之气;成于已生之后的,叫后天之气。

气在阳分的叫阳气;气在阴分的叫阴气。

此患者,首先在于生育过多过密,损伤了正气,以致形体虚浮,疲惫不堪,抗病能力减退;

再加精神受到严重刺激,造成阳气缺乏鼓舞之能,因而卧床5年,不想活动。

正如《寿夭刚柔篇》所云:“形与气相任则寿,不相任则夭。”患者的根本问题,就在于此。

同时,气与血又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治则血治,气行则血行。”

人的生命,全靠气血,气血发生了重大变化,因而百病丛生。

患者的证候,有属于气分的,也有属于血分的,但主要在于气分,在于阳气的郁滞,郁则凝结,滞则不通,诸种病态,均产生于此。”

听到这里,陆轩也是恍然大悟。

细细一想,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内经·举痛论》他看过,也记得其中的内容,特别是刚刚[川穹]所提到的那句话“百病生于气也。”,他也是记忆深刻。

情志内伤影响脏腑之气的运行,导致脏腑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故《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其中:

怒则气上,指大怒致使肝气上逆,甚则血随气逆的病机变化。

喜则气缓,指过度喜乐,致使心气涣散或心神惮(dàn)散的病机变化。

悲则气消,指过度悲忧,导致肺气耗伤或宣降失常的病机变化。

恐则气下,指过度恐惧,致使肾气失固,气陷于下的病机变化。

惊则气乱,指猝然受惊,导致心神不定,气机逆乱的病机变化。

思则气结,指过度思虑,导致心脾气机郁滞,运化失职的病机变化。

简单的来说,气对人体影响的太多了。

包义霞微微有些紧张,特别是见陆轩许久都没有什么动静,更是失落无比,想着即便是大家口中如同神医般的陆医生,对她的病也是无能为力,一时间有些神色复杂:

“陆医生,我这病是不是没得治了?真要没有办法的话,您就直说好了,我能理解,这个也不能怪你,还有您也放心好了,我也不是那种不可理喻的人,不会说您没有办法就到外面去说陆医生的坏话。”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包义霞还算是讲理的。

之所以喜欢生气,也只是因为身体有疾,不受控制罢了。

在听到包义霞这番话后,陆轩这才回过神来,看着她道:“阿姨,你这病我仔细想了想,主要还是伱年轻地时候生育太多,伤了正气,再加精神受到严重刺激,造成阳气缺乏鼓舞之能,这才导致了后续的一系列病症。

只要治疗得当的话,治愈的话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治病不是医生一个人的事情,阿姨您也得配合才行。”

“真的能治好?”

包义霞很明显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不过,下一刻又恢复了正常。

以往她看过的医生,哪一个不是这么说的,可最后的结果,无外乎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到现在,她都有些被搞怕了,不敢轻易相信医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