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的人各有思绪,但都感到十分舒适。
徐文容和霍启煊坐在一起低声交谈,两人聊得投机,时不时发出笑声。
魏浩和杨乘风两个人则按捺住心里的激动,不动声色地坐着。
霍启煊选中这两个人,绝对不是心血来潮。
他对两人的选择经过详细考虑和筛选。
两人都是浙省人,工作也都勤奋可靠,加上他们熟悉当地文化,两人都符合此行的需要。
霍启煊此次去浙省,主要目的之一是考察投资环境,为未来在浙省的布局做准备。而魏浩和杨乘风,都可能在他未来的浙省发展计划中发挥重要作用
所以,此次将两人带去浙省,既是让他们打开视野,又可以检验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商业头脑。
等考察结束后,霍启煊就可以根据两人在这次考察中的表现,决定是否重用他们,安排他们回到老家浙省工作。
本地人与本地人合作,总比外地人要更有效率。
这次他带着两人去浙省见见世面,培养关系网。
这样一来,熟悉浙商文化和当地关系网的魏浩、杨乘风,会让公司更快融入当地,获得商机。
当然,霍启煊也不会直接告诉他们两个自己的考验,而是观察他们此行的表现。看他们是否主动积极钻研,是否有开拓商机的眼光。
这也是对他们商业能力的一次验证。
从沪城到浙省需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
一路上四通八达,行车顺畅。
司机开车稳健,时速控制在100-120之间。
车内空调温度适宜,加上舒适的座椅,让人很容易就进入了睡眠状态。
徐文容和霍启煊坐在一起低声交谈,两人兴致勃勃,聊得投机。
两人聊了很多关于浙省投资环境、民营经济等话题。
徐文容还给霍启煊介绍了许多浙商名人的轶事逸闻,让霍启煊对浙商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车内温度很舒适,加上轻快的交谈,一点都不觉得疲惫。
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很快就过去了。
浙省界正在近前,司机提醒大家准备进入浙省境内。
过了省界收费站,眼前豁然开朗。路边已是典型的浙省小山坡土地。
绿树掩映之间,偶见白墙灰瓦的农家小屋。
“霍公子,欢迎来到浙省!”徐文容招呼霍启煊:
“这边空气清新,山水秀美,是个宜居宜业的好地方。”
“的确是个风水宝地。”霍启煊点点头,深深呼吸着浙省空气中特有的湿润清新。
车子很快驶入浙省主干道。
浙省的现代化都市风貌渐渐展露出来,与沪城有着不同的风味。
大家饶有兴致地欣赏沿途风景,车子平稳高速前行。
半小时后,商务车驶入杭城市区。
车子很快来到一个环境清幽的园林,这里树木成萌,湖泊遍地。
园林深处,有一个清幽的古建筑饭店,徐文容将在这里接待霍启煊力.
第347章 霍启煊的顿悟:桦夏文化底蕴的集大成者
徐文容招待霍启煊的地方,是一个占地面积极广的江南园林,园门是仿古的木质结构,两侧种植着整齐的竹林,穿过竹林就是园中小径。
园林里到处都是苍翠欲滴的树木林立其间,还有好几个池塘边供人观赏锦鲤。远处隐约可见曲桥流水的布局。
“这里是静心园,”徐文容笑着说道:
“原本是胡雪岩盖的私家园林,现在是公园,不过里面的会所是我私人出资建的,专门用来接待来浙省的四方好友。”
霍启煊点点头,笑道:
“好山好水,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好一个江南!”
“哈哈哈,多谢霍公子的夸赞。”徐文容大笑起来。
众人沿着碎石小径步入园中。
两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