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7 / 65)

会出现价格大幅上涨的反常现象呢?

其实是高盛一直在做手脚。

所谓的自由主义市场,有只“看不见的手”,其实是大公司的黑手。

高盛用美丽国政府的救济钱,收购了美丽国最大的金属仓储公司——梅特罗公司。其管理的几十个大型仓库,储存了美丽国85%的铝。

之后,高盛的骚操作来了。

其实很老套,就像解放之初,沪城的资本家为了对抗新政权所做的事情——囤积居奇。

禁止仓库里的铝材出货。

但是根据伦墩金属交易所的规定,为了打击囤积行为,所有金属不允许永久地存放在仓库,必须让它们流动起来。

怎么办?

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高盛公司里的精英们,不愧是精英。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根本难不倒他们。

他们玩了一场把左口袋的糖果,掏出来,装进右口袋的游戏。

高盛每天将铝材,从一个仓库运出来,转移到另一家自己的仓库。

囤积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了。

在高盛买下梅特罗之前,铝材从客户购买到交付的平均等待时间,为6周。后来更是把等待时间足足延长了20倍。

效果杠杠的。

铝材,从供大于求,变成了供不应求。

铝的价格,也在客户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翻着跟头往上涨。

而高盛,早已经在期货市场做好了局,通过做多铝价以套取巨额利润。

囤积居奇,操纵铝价,收割羊毛,这就是高盛干的事情。

最终,高盛爆赚50亿美金,事成之后,为了掩人耳目,又将梅特罗公司转手卖掉,摆脱操纵铝价的争议。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就是资本之恶。

整个过程中,它既没有创造出新的价值,也没有起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功能,反而降低大宗商品的周转,起到了完全相反的作用。

割了一波全世界的羊毛,还几乎把羊给宰了。

原材料的涨价,最终会传导到我们的日常消费品。

最终埋单的永远是普通人。

除了铝,从小麦、咖啡豆,到铜、石油,华尔街的高盛、摩根大通们都曾经染指。

这就是金融的本质。

用好了,是个很好的东西,用不好,就是个地狱里的恶魔。

非常锋利的一把双刃剑!

霍启煊现在就在给桦夏的金融套上一个防护罩,但同时也是一个束缚。

这个防护罩,能避免桦夏的金融市场被国外资本攻击,但同时也能给桦夏本身的金融市场套上一个牢笼,最大程度避免银行胡乱放贷,加大杠杆。有了这套程序,未来不会再有恒汏引发的万亿债务了。

霍启煊操作电脑,首先构建了一个智能算法,通过分析申请人的信用、财务状况、担保情况等各个方面,实时生成(好吗赵)风险评估报告。

他将贷款审批的每个步骤都进行了标准化和自动化设计,让复杂的审批流程变得清晰明了。

最终,霍启煊还创建了一个智能决策模块,可以根据前面的分析,自动产生审批结果,实现了审批流程的完全自动化。

最后就是纸质材料的电子化。

纸质材料的电子化转换是另一个挑战。

霍启煊设计了一个强大的扫描和解析模块有。

他的程序可以自动扫描纸质文件,通过OCR技术,将文字和图表转换为电子数据。

所有扫描的文件都会自动进行归类和存储,方便以后的查找和使用。

最终,这两部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全自动化的银行业务处理系统。

它能够大幅提升银行的工作效率,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霍启煊每天都泡在办公室里完善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