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32 / 36)

种事情,没有个五六十年休想做到,但他却已经想得那么长远了,建造三维立体城市……

霍鹰东缓了缓心态,装作若无其事的点点头:

“我知道了,这份报告我会转呈给内阁的,时候不早了,你回去睡觉吧,我累了。”

“好的,爷爷,晚安!”霍启煊离开了房间。

霍鹰东看着霍启煊写的报告,不禁失笑:

“长江后浪推前浪!”

……

大雪足足下了一整晚,第二天整个燕京好像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白毯。

早上八点,霍启煊苏醒之后,优雅的穿衣穿裤下床。

外面虽然是冰天雪地,但房间里却温暖如春。

霍启煊洗漱完毕,来到GDG的办公大厅。

大厅里的员工们忙来忙去,看见霍启煊的时候,都纷纷主动停下来打招呼,霍启煊勉励他们几句,就让他们去忙了。

目前来看,公司一切运转正常。

唐颂、罗庆一、朱旭、叶飞四个人能力是没问题的。

肖杰和张礼楠也升职了,是投资调查团的团长。

他们都是跟霍启煊从港岛过来的元老,在投资领域都有着非凡的天赋,霍启煊把他们派到全国各地考察投资项目。

来到秘书办公厅,唐颂正在和罗庆一商量着什么。

叶飞和朱旭也在忙自己的事。

看见霍启煊进来,四人不约而同起身打招呼。

“我随便过来看看,都坐。”霍启煊让众人坐下。

“你们在商量什么?”霍启煊看向唐颂和罗庆一。

唐颂接话道:

“总裁,我们在分配调查团,目前为止,已经组建了六个调查团,正在给他们分配工作区域。”

说完,他把一份文件递给霍启煊。

霍启煊看了看文件,说道:

“其他地区我不过问,但长江中下游区域,我说几个重点,你们记下,让他们去这里找投资项目的时候,重点投这几个领域。”

唐颂和罗庆一对视一眼,纷纷拿起笔和纸。

朱旭和叶飞也侧目看过来。

霍启煊微微沉吟一番,便道:

“第一,投资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水坝、水闸、排水泵站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有河道疏浚,扩大河道流量。”

“第二,投资城市防洪设施的建设,包括城市抽水站、涵洞、地下调蓄空间等防洪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内涝防治能力。”

“第三,投资防洪物资的生产,比如沙袋、防汛堤垫、水泵、橡皮船等抗洪救灾物资。”

“第四,推广在水源涵养区进行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提高地表涵养能力。”

“第五,投资开展抗洪救灾队伍的培训和演习,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第六,投资水文监测设备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防汛减灾的科技支撑。”

随着霍启煊句句不离抗洪,唐颂等人的表情都异样起来。

什么情况?

怎么全都是投资防洪的?

叶飞更是把一颗心提了起来。

总裁这是什么意思?

长江中下游有洪水?

他老家就在鄂省,而且是距离鄂城不远的一个小县城,离长江非常近,如果真发生洪水,那里首当其冲第一个受灾。

叶飞心里焦急,他很想问一问霍启煊。

朱旭看出了叶飞的心思,拍了拍他肩膀,示意稍安勿躁。

“除了我说得这些,还有其他关于抗洪防涝的行业,都大力投资,促进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霍启煊把文件还给唐颂。

霍启煊强力推动防洪事业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全面加强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能力,升级防洪体系,打造无坚不摧的防洪力量。

而且,这些钱都不是白白砸出去的。

未来一旦防洪成功,拯救无数生命和良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