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荆州之变(7 / 35)

的薛濂把矛头引向了通州巡抚王敖永。

站在他旁边的王敖永差点被气死。

说好的攻守同盟,结果上来就卖队友。

其实这不能怪薛濂。

一是他之前说错话乱了分寸,被迫转移矛盾。

二是他打算让王敖永帮他一把,顺便将罪责最小化。

王敖永拱手施礼:“我乃一州的巡抚,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亲自去办。通州河水偶有漫堤毁田的事发生,下面人报上来,衙门里就会在鱼鳞册上更改。”

“阳武侯去衙门里询问时,这些地在鱼鳞册上确实是荒地。”

凌义渠皱了皱眉,王敖永看似回答了问题,实际回避了问题。

他没有回答良田是怎么变荒田的。

“谁负责在鱼鳞册上登记?”

“负责登记的人前些日子突然暴毙身亡了。”有差役回答。

孟兆祥看向那些百姓:“这些田被淹过吗?”

几个百姓异口同声的回答:“没有!”

案件陷入僵局。

姜游承认霸占民田,并指认薛濂。

薛濂一概不认,并把矛头推向王敖永。

王敖永更绝,直接把负责登记鱼鳞册的人弄死了,死无对证。

薛濂有爵位在身,王敖永职位同样不低。

没办法用刑。

“这件事暂且放在一边,先审理屠戮百姓一事。”一直没说话的左都御史施邦耀说话了。

年近六十的施邦耀审案经验十分丰富。

他觉得突破口既不是姜游这个小人物,也不是薛濂和这个大人物。

而是夹在中间的通州巡抚王敖永。

他纵兵屠戮百姓是既定事实。

从这个出发点找突破口才行。

众人没有反对,开始审理王敖永纵兵屠戮百姓一案。

有王之心和几位被捕军官作为人证,这个案件审理和定罪简单了很多。

虽然王敖永极力否认,但三位主审官和外面围观的人都认定他就是主谋,且是唯一主谋。

薛濂对王之心说的那番话只是行贿的借口。

他没必要那么做。

“人证和口供俱在,你屠戮百姓杀良冒功已是事实,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冤枉,天大的冤枉!”王敖永开始喊冤。

“死到临头还喊冤,冥顽不化!来人把他带下去,押到后面听候发落。”主审官孟兆祥挥手下令。

看着走过来的差役,王敖永终于慌了。

此前他一直抱有侥幸心理,毕竟他的所作所为没有留下字面证据。

而且三司会审向来讲究以理服人。

再加上被关押期间打点了很多关系,所以觉得能逃避主要责任。

最多给他安一个治兵不严的罪责。

万万没想到直接把他定成主谋了。

“我不是主谋!主谋是薛濂,他让我这么干的!”就在王敖永即将被退出去的时候,他大声呼喊起来。

第359章 阳谋

顺天府衙后堂。

王承恩快步走进来躬身说道:“皇爷,镇抚司送来密信。”

崇祯不假思索:“念。”

顺天府尹王庭梅腾的一下直起身子:“陛下,臣臣先出去一下。”

“不必,在这听着就是。”

在王庭梅尴尬的眼神中,王承恩快速打开信封,将里面的内容念了出来。

“据查,阳武侯薛濂不但与通州巡抚王敖永有钱财往来,还与前军都督府左都督王先通,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刘文耀,以及已被处死的朱纯臣有钱财往来。”

“时间长达数年之久,钱财用途不明。”

崇祯听完顿时一愣。

王先通

刘文耀

朱纯臣

这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掌管京畿卫戍部队。

朱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