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荆州之变(14 / 35)

他在想

崇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是真打算把细盐转给别人,还是在打他这位嘉定伯的主意?

“不知陛下这细盐的生意打算卖多少钱?”

“当然是越多越好了,朕没做过生意,所以请国丈前来商议一番。”崇祯一脸的认真。

原来如此

周奎悬着的心又放回了肚子里。

不是崇祯要坑他,而是崇祯不懂想向他请教。

其实想想也能明白,宫里的人不是商人出身,经商的能力比真正的商人差了很多。

论专业程度,还是他这种人最靠谱。

紧接着,周奎给崇祯讲了一堆废话。

崇祯是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见周奎一直不上钩,崇祯有点急了,开口询问道:“国丈,你有没有兴趣接手这桩生意?”

“我?这合适吗?”周奎的口水差点流了一地。

这简直不要太合适。

“都是自家人,朕觉得还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好。”

“可是”

“别可是了,这样吧,只要国丈拿出五十万两银子,朕就把细盐制作的方法告诉你,同时让户部给你颁发一张细盐专卖的盐引。”

周奎先是一惊,随后心中暗喜。

他虽然不知道细盐的制作方法,却通过皇后知道了细盐是由普通的海盐制作而成。

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操作得当的情况下,两三个月保不齐就能回本。

不过周奎没有立刻答应下来,而是开始哭穷。

崇祯也不揭穿,盯着他哭穷。

两人又互相试探了一刻钟,终于把这件事敲定下来。为了稳妥起见,崇祯甚至让王承恩和周奎签订了契约(合同)。

如果一方反悔,另一方需赔偿对方十倍的合同款。

“陛下请给老臣两天时间去筹措银子。”

“无妨,朕可以等。”

“多谢陛下,老臣告退!”周奎屁颠屁颠的跑出皇城,回嘉定伯府准备银子去了。

看着周奎离去的身影,崇祯差点笑出声。

周奎辛辛苦苦几个月攒的银子,被他一次性坑过来了。

其实也不是坑,你情我愿的事怎么能叫坑呢?

当然。

周奎接手后不一定赔钱。

这就要看周奎的能力了。

眼看天色渐晚,崇祯起身往坤宁宫走去。

行至半路,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的从宫外跑进来。

见到崇祯后他撩衣下跪:“启禀皇爷,兖州府塘报,兖州失守,鲁王被擒。”

“另外还有一封建奴的信,兵部正在查验信上是否有毒。”

第363章 祖大寿

“陛下,山东出大事了!”

“兖州府塘报:建奴攻陷兖州府擒了鲁王及其家人。”

“曲阜塘报:曲阜孔府遭劫,伤亡数人,丢银两百万两!”

乾清宫内,兵部侍郎王家彦拿着两封塘报逐一念道。

其他在场的大臣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他们不是不信鲁王被俘,而是不信孔府被劫!

谁干的?

建奴吗?

算上这一次,建奴已经是第六次入关了。

其余五次均是过曲阜而不入。

没想到这一次竟然对孔府下手了。

王家彦放下手中的两份塘报后继续说道:“建奴让人送来一封信,兵部查验了信封和信纸,确定上面没有涂毒。信里的内容我们没敢看,请陛下决断。”

说着,王家彦将手中的信高高举过头顶。

王承恩没有去接,而是看向崇祯。

“送信的人在哪?”崇祯问。

“送信之人并非建奴土兵,而是我军降兵,扣押在兵部衙门里。”

崇祯叹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