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进去搜人。
整个军帐都搜遍了,也没搜到袁继咸。
看着空荡荡的中军大帐,冯双礼又急又恼,他让人在附近抓了一个明军俘虏大声质问:“袁继咸呢?”
“去去中军营地了。”
“营地在哪?有多少人?”
“就在那里。”被俘虏的明军指向他们来时的方向并说道:“中军主力都乘船走了,剩下不到两千人。”
冯双礼大喜,押着俘虏又朝来时的方向冲了回去。
“就是这里。”被俘虏的明军指向前方。
冯双礼勒住缰绳,定睛细看。
借助天上的月光和营中的火光可以看到,这一片营地并不大。
营中有篝火。
营地外围布置了大量的战车,拒马,鹿角等障碍物。
“进攻!”
冯双礼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发起了进攻。
三千骑兵一分为二,其中两千人下马步战,冲击明军中军营地。
另外一千人继续骑在马上,在明军营地里四处冲击,将附近支援过来的明军步兵杀得大败!
与骑兵的节节胜利不同,下马步战的这些大西军精锐第一次进攻就失败了。
营中的明军身披铠甲,手拿火铳,手铳,弓弩和长枪长矛。
大西军虽然穿着同样的甲胄,手中的武器却比明军差了不少。
除了弓箭,他们只有腰刀和藤牌。
战场上兵器越长,战力越强。
在明军长兵器的压制下,大西军的人数优势荡然无存。
即便能顶着远程武器的攻击冲到明军营地附近,也会被长枪和长矛逼退。
连续冲了三次都以失败告终。
冯双礼表情开始凝重。
本以为会是一场轻松的战斗,没想到遇到了硬茬子。
“传令休息片刻,去附近的营地里寻找盾牌和长矛和箭矢,找到后再次发起进攻!”冯双礼无奈下令。
不能继续盲目打下了,那样只会徒增伤亡。
更何况从出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时辰,土兵们熬夜奋战,精神和体力都下降的厉害。
夜幕下。
看似坚不可摧的明军营地此时已是千疮百孔。
到处都是火焰和浓烟。
尸体随时可见,武器七零八落,军需辎重散落一地。
附近除了袁继咸中军营地尚在抵抗外,其余地方的明军非死即逃,不见了踪影。
“都督,有点不对劲。”冯双礼刚坐到地上,旁边的亲兵就凑了过来。
“怎么不对劲?”
“明军兵力太少了,比想象中的还要少。从咱们冲进来到现在,除了进攻中军营地守卒外,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
冯双礼皱着眉想了想:“确实有点不对劲,别说像样的抵抗了,就是明军骑兵都没见到多少。”
旋即他又放下了戒心:“袁继咸轻视咱们大西军,自认为我军不敢和他野战,所以把主力和水师都调往上游。”
“李国英和徐勇他们佯装袭营又引走一部分追兵,明军营中兵力空虚,咱们这才能趁虚而入。”
“哦,原来如此!”亲兵恍然大悟。
又休息了一会,眼看东方天空有发白的迹象,冯双礼坐不住了。
如果在天亮前抓不到袁继咸,等明军反应过来收容溃军进行反包围,他这支孤军深入的精锐会全军覆没。
他站起身下令:“进攻!不计代价,拿下中军大营!”
“杀!”
大西土兵再次发起冲锋。
“袁总督,金声桓他们为何还不来支援?外面的兄弟快顶不住了。”明军营地内,袁继咸的亲兵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慌什么慌,最坏的结果无非是战死沙场。”袁继咸借着帐中的烛光,手中毛笔在纸上刷刷点点的写着什么。
时不时有箭矢射进帐中,从他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