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边往外走边吩咐:“把她们一家四口的尸首运出城,单独挖一个坑埋了吧。”
“另外,问一问街坊有没有线索,昨天动静肯定小不了。”
“其余人原地休息,吃完干粮后继续干活。”
袁继咸刚坐下打算吃炒面,亲兵急匆匆跑来:“袁总督出大事了。这附近有二十多户,一百多口人,全都死于非命。”
“什么?”袁继咸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昨天刚给各部强调军纪问题,今天就出现这种骇人听闻的灭门惨案。
明目张胆的作对!
袁继咸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对策。
此去西征张献忠,武昌府是他的大本营。兵源,粮草都要通过这里才能去往前线。
武昌府,不能乱。
此前城中也出现过类似的事,但凶手只劫色没杀人。
现在出现十几起命案,显然是有人作祟。
城中军民十数万人,想查到凶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可是不查到凶手,他又没办法安心西征。
袁继咸愤恨得看向南京方向,嘴里喃喃自语:“难道朝中真有人不想让我西征吗?”
第344章 西征
东城门,袁字旗下。
三千多名新兵兴奋又紧张地聚在一起,互相交流着籍贯、姓名等信息。
“都给我把嘴闭上。”
冰冷的声音先是让小部分人闭上了嘴。在这些人的影响下,其他人纷纷噤声。
袁继咸在数百亲兵的簇拥下,来到提前搭好的木台之上。
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袁继咸高声道:“本督宣布,从现在起你们就是官军了。”
“既是官军,当效忠朝廷爱护百姓。凡有违背者,斩首示众。”
“谨遵袁总督军令!”新兵们的声音此起彼伏。
等现场安静下来后,袁继咸对着身边的负责操练新兵的将领说道:“从明天起,把新兵一分为二。”
“一半上午操练,一半下午操练。上午操练的土兵子时起床,吃完饭后在城中巡夜。天亮后,去教武场操练到中午。”
“下午操练的土兵午时起床,吃完饭后去教武场操练到天黑。入夜后在城中巡夜,直至午夜。”
负责操练新兵的将领微微一怔,低声问道:“袁总督发生什么事了?”
“昨夜城中发生连环命案,凶手不止一人,作案后在逃。线索只有一条,其中一个凶手的左耳朵被人咬伤。”
“告诉下面的人,凡抓住凶手者,赏银五百两。”
“哦?”新兵将领被这个数字吓到了,“袁总督没骗我吧?”
“去吧,本督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末将领命!”
这么安排能找到凶手吗?
很难。
更何况凶手大概率已经出城避难了。
他这么做不是为了找到凶手,而是给城中百姓一个交代。
只要武昌府不乱,他才有收复荆州的底气。
回到中军大帐后,袁继咸开始处理堆积如山的公文。
兵源,粮草,辎重等该买的买,该制作的制作。
数天后。
袁继咸收到了何腾蛟的公文。
内容简洁明了:他那里没有多余的甲胄!
倒是有不少闲置的武器,需要袁继咸自已派人去运。
袁继咸冷笑一声直接把公文扔了。
这个结果意料之中。
何腾蛟是什么人?
是一个忠诚的“小人”。
他忠于大明朝廷吗?
忠。
为何称小人?
因为他太自私了,无论什么事,他首先考虑的是自已,而不是以大局为重。
历史上他的最后一战是与忠贞营合攻长沙。
当时金声桓在江西、李成栋在广东反清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