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赋税的弊病(19 / 39)

后背发凉,脑门发紧。

他急忙让侍女拿来热毛巾,猛擦脑门。

擦完之后喊来左长史,问道:“秦良玉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有,数败于张献忠,梁山和忠州已经丢。不出意外的话,正在涪陵一带与张献忠对峙,战况不明。”

“哦!肯定是张献忠这厮在惦记本王府上的钱财!”蜀王用热毛巾擦完额头后松了口气:“给秦良玉写一封信,让她无论如何也要守住重庆!如果钱不够的话,可以向瑞王借。”

(瑞王朱常浩封藩在汉中,因汉中失陷跑到了重庆,汉中不少大户也带着家人跟着逃到重庆。)

“是。”左长史深施一礼,转身离去。

涪州府衙大堂内,安静的有些可怕。

曾英不说还好,说完之后众人同时沉默了。

尤其是秦良玉,她此前刚从蜀王那里“借”了银子,现在提出免除百姓田租一事,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可是

不这么做的话,如何笼络民心?

如何补充兵源?

陛下所说的制造恐怖她已经试过了,效果不明显。

这里不比京师,百姓们读书识字的少,无法用报纸快速宣传。

思前想后,秦良玉终于下定决心。

“诸位,既然办法有了,那本督就按照办法做。”

龙文光提醒道:“秦总督三思啊!你我都是朝臣,蜀王是藩王。如果陛下追究起来,后果”

秦良玉坦然一笑:“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厉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我秦良玉虽是一届女流,却有大丈夫之志。”

“更何况我乃四省总督,陛下亦授我便宜之权,这四省的事,我担了!”

第268章 战略相持

成都蜀王府。

蜀王朱至澍接到秦良玉的密信后没有第一时间打开,而是看向送信之人。

送信的人并不陌生,正是锦衣卫百户王忠。

“王忠。”蜀王问。

“卑职在。”

“你觉得秦良玉这个人怎么样?”

王忠想了想:“回蜀王殿下,卑职以为秦总督胸怀坦荡,有安邦定国之志。”

蜀王点点头,端起面前的酸梅汤尝了一口,“其实,孤也是这么想的。良玉以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也,其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已。”

“这样吧,你回去之后给秦良玉传个口信。等击退流贼之后,只要她亲自来蜀王府向我请罪,孤就不上书参她了。”

王忠眨了眨眼睛:“回蜀王殿下,卑职一定将殿下的话送到。”

蜀王再次点头,伸手拿起密信,漫不经心的拆开信封,将信纸拿了出来。

一目十行

嗯?

蜀王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晴不定起来。

他左手捧着密信,侧着身子借屋外的阳光再次将密信的内容仔细看了一遍。

啪!

蜀王狠狠地将信纸拍在桌子上,脸上写满了愤怒。

秦良玉为了笼络民心,让他减免蜀中百姓的田租。

如果说借钱是奉了陛下旨意,那么让他减免田租算什么?

这些田地都是王府财产,怎么如何也轮不到她秦良玉插手。

旋即,他又恢复了平静。

“呵,秦良玉也太把自已当回事了吧?孤可是大明亲王,岂会听她指使。”

王忠表情开始复杂起来。

他本想说些什么,可是看到蜀王得意的表情后,又不忍打断。

“王忠,你想说什么?”蜀王见状,有些纳闷的问。

王忠轻咳一声:“启禀蜀王殿下,来之前秦总督让我给殿下捎句话,说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告知,不是商议。”

“什么?”蜀王没反应过来。

“咳咳,秦总督已经按照信中的内容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