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是野战战斗力的天花板兵种。
所以此战主要目的是试探。
试探对方的战斗力,试探对方的战术,最终试探出对方的综合实力。
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双方都想用最小的伤亡试探出对方的底细,所以都派出了精锐。
这时候没人会示弱。
一是会影响土气,首战都想取胜。二是条件不允许,骑兵都是宝贝疙瘩,少一个心疼一个!
轰隆——轰隆——嗖!
五十步时,一千明军排成两列横队,张弓搭箭将手中的箭矢用抛射的方式射了出去。
箭矢在空中划过一道完美的抛物线,在八旗兵骑行的方向提前落下。
八旗兵这边阵型与明军不同,他们排成一字长蛇阵,横着向明军推移。面对明军抛射而来的箭矢,他们大部分人伸出左臂遮挡住脸颊。
五十步外的箭矢基本无法穿透他们身上的甲胄,除非直接钉在脸上。
少部分八旗兵轻轻一勒缰绳,战马速度降低,那些预判的箭矢纷纷射在地上。
第193章 你追我跑,你跑我追
轰隆,轰隆!
马蹄踩在大地上,声音悦耳又肃杀。
明军箭矢不停,除了极个别八旗兵被射落马下外,绝大多数人都安然无恙。
四十步!
建奴第一波箭雨到了,他们用的不是抛射法,而是平射。用的都是破甲锥箭,角度尽量压低,即便射不中人也能给马造成伤害。
虽然射中马只会让马吃痛增加速度,但也容易让战马吃痛不受控制。
第一波箭矢刚刚射出,八旗兵纷纷从箭袋里抽出箭矢,再次张弓搭箭。
与骑兵对战,四十步射第一箭是八旗兵的惯例。
因为双方骑兵是面对面冲锋,第一箭射出后双方的距离会来到二十多步。
伸手去箭袋拿箭,张弓搭箭大概需要两到三息。
而这两三息后,双方的距离又会减少到十多步。
此时有两种选择,一个是简单瞄准后放箭;另一个是精确瞄准五步射面。
破空声不断,双方骑兵纷纷中箭。
有人肩膀中箭,有人大腿中箭,还有人胸口中箭。
甚至有极个别骑兵被箭矢射落马下。
由于骑兵的弓威力并不大,再加上有甲胄保护(不同部位甲胄厚度不一样),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没受伤,或者受了一些轻伤。
三十步!
明军第二波箭矢刺破空气,朝建奴射了过去。
副将马岱用最快的速度向左右看了看,除了身边的扛旗兵身上插了不少箭矢,其他人身上并没有明显伤痕。
由于扛旗兵和他一样都穿了暗甲,所以并没有受伤。
射完箭后明军纷纷将弓放进弓囊里,右手向下,抓住了马刀的刀柄。
这个小动作被遏必隆看的清清楚楚,此时他正左手持弓右手拿箭,瞄准扛旗兵身边的明军。
明军想肉搏!
他快速将箭矢射出去,对着身边两个扛旗兵往左右挥手。
意思是两人一个往左,一个往右,制造一个缺口把明军放出去,不给明军肉搏的机会。
二十步!
明军同时拔刀,催动胯下战马用最快的速度冲了上来。他们抓着缰绳的左手高高举起,尽量用手部和肘部遮挡面部。
毕竟近距离的贴脸箭死亡率极高。
“杀!”带头的扛旗兵喊破了喉咙!
遏必隆的本意是制造一个缺口把明军放出去,然后重整队伍再次向明军冲锋。
但双方战马速度太快了,眨眼间就到了眼前。
大部分战马会循着战马与战马之间的缝隙钻出去,少部分战马会因为无路可走而紧急刹停,将它们身上的骑兵摔下马。
明军一前一后两个横队,前队快速冲锋将建奴阵型打乱,并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