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三封塘报(17 / 45)

抓人搞情报是他擅长的领域,高价卖盐他实在没有办法。

崇祯再次笑道:“你先去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在京师繁华地带买一件铺面,牌匾上写周商二字。在锦衣卫中挑选两三个精明能干之人,扮成伙计卖东西。”

“此地既是商铺,也可以成为锦衣卫的秘密联络点。”

“周皇后负责提供货物,你们负责卖,售卖所获得的钱财全都归周皇后所有。”

李若琏重重的点头称是。

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问题。

别说铺面了,哪怕皇帝想买一整条街他也能轻而易举的办到。人手更好说,新招募的锦衣卫就有擅长此道的人才。

“第二件事你先记在心里,等建奴退兵后第一时间安排下去。”

“遵旨。”

“等建奴退兵后,你在与蒙古人互市的地方再开一间铺面,让蒙古和建奴商人都品尝一下细盐的味道。然后以细盐为引,通过这些商人买卖建奴和蒙古人的情报。”

李若琏点头的同时脑袋还是晕乎乎的,道理他都懂。商人逐利,只要给的钱够多,就能买到想要的东西。

可是,他怎么也搞不懂眼前这位皇帝有什么办法卖高价盐。

见李若琏疑惑,崇祯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第三件事,安排锦衣卫在偏远之地寻找一些长寿且身体好的老年人,聘请其坐堂。如果有人问细盐为何卖如此贵,就让他以细盐为噱头,讲述长寿之道。”

“明白了吗?”

李若琏感觉自已被什么东西狠狠按在地上摩擦了一番,他诧异的抬起头盯着崇祯:“陛下的意思是此盐能延年益寿?”

崇祯眉毛一挑:“不然呢?贵就要有贵的道理!”

李若琏感觉有一扇大门缓缓朝他打开了

原来,东西还可以这样卖!

“可是”李若琏还是有疑虑,“可是陛下,如果还是没人买又该如何?总不能让铺面闲着没有生意吧?”

“哎!”崇祯叹了口气,这李若琏果然没有经商之道。

从古至今,富人都有自已的圈子。只要一个人买这个东西,其他人都会买来试试。

“此事,需要你找李阁老配合一下,他年纪大了,迫切需要长寿之法。在他的带领下,那些宗室,勋贵肯定会效仿。”

话音刚落,殿外传来小太监的声音:“陛下,内阁首辅李邦华在门外求见。”

第198章 大名府之围

崇祯顿时一喜,说曹操曹操就到。

“宣!”

李邦华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了进来。

他看到地上摆着的东西后有些诧异的看了一眼崇祯:“陛下这是?”

“李阁老来尝尝细盐!”

李邦华根本没给崇祯面子,他直接拒绝道:“陛下稍等,臣先说正事,大名府塘报!”

崇祯一愣,有种不好的预感。

按照惯例,地方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才会向朝廷发送塘报。

一,有重大敌情。

二,与敌军交战并且胜利。

三,与敌军交战但是失败了。

他面色凝重的说道:“李阁老请讲。”

李邦华深吸一口气,从袖子里拿出塘报,先是解释了一番:“李闯贼已经包围大名府,这封塘报是李性忠派人乔庄打扮成灾民,混入流贼营中带出来的。”

见崇祯点头后,李邦华将塘报缓缓展开,一字一句的念道:“李闯贼与刘芳亮合兵一处,携六万之众兵临大名府城下,连日来深掘壕沟,广布鹿角,只围不攻,似是效仿第三次攻打开封之策。夏粮收获在即,城中存粮不多只能支撑月余。”

“臣(指李性忠)恭请陛下再思良策,以解大名府之围。”

嘶——

崇祯听完塘报的内容后,转身走到龙书案旁边,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

自北京一战失败后,李自成比之前小心谨慎了许多。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