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锅给别人,现在流贼兵退,没人背锅了。
思索片刻后,崇祯有了主意。
“从杨汝成身上查!”
“杨汝成?”李若琏都懵了,“他只是偶尔陪同,就算知道线索也十分有限,臣提议直接把金之俊抓进诏狱,不信他不招。”
崇祯淡淡一笑,“就从杨汝成查,今晚悄悄将他抓进诏狱,最迟明天就有收获。”
李若琏顿了顿,领命离开。
崇祯选择杨汝成为突破口并非他位高权重,而是此人极其怕死。
正史上李自成攻进北京后,杨汝成做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把家里好看的小妾全部送给李自成的几员大将,并带着一家老小投降李自成。
第二件事是将价值连城的古玉、金壶托人转送李自成,并且接受李自成的封赏成了大顺官员。
为表忠心,他写了一封投降书在书中称李自成为陛下,并歌颂赞扬李自成的丰功伟绩。
然而李自成兵败后,杨汝成不知为何又带着妻儿老小赶到南明,想混个一官半职。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早已被南逃的土绅告发,结果被弘光下旨处死。
如此怕死之人,绝不会是李若琏的对手。
果不其然,第二天天还没亮李若琏就已经在殿门外等候。
“皇爷,李若琏在殿外求见,说是杨汝成招了。”王承恩在暖阁外轻声说道。
崇祯立刻来了精神,这次不仅让奸细传递了假情报,同时将朝中的内奸连根拔起。
可谓一石二鸟。
他穿好衣服宣李若琏进殿。
李若琏没有想象中的疲惫,反而一脸轻松,精神饱满。
“陛下,杨汝成刚走进诏狱的门就招了!臣本想昨夜就来汇报,怕打扰陛下休息,于是现在才来,请陛下治罪。”
“这算哪门子罪,快说说具体情况。”
“是,杨汝成说罪魁祸首并非是他和金之俊,而是张凤翔!”
原来,张凤翔才是建奴在大明内部的棋子。
张凤翔历任吏部侍郎,工部尚书,兵部侍郎等职。由于在崇祯二年十一月被下狱,虽被释放却对朝廷怀恨在心,于是从那时起便与建奴取得了联络。
并想方设法向建奴传递消息。
他先是用金钱拉杨汝成下水,紧接说服金之俊,金之俊见建奴在辽东崛起,便毫不犹豫的两头押注。
于是,这些朝廷内部至关重要的消息,被千里之外的建奴轻易获取
崇祯没有想象中的愤怒,只是感到有些悲哀。
权臣一封信,前线将土就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到头来,这些权臣又把矛头指向领兵的将领,弹劾他们兵败之罪。
也罢,既然权臣作乱,就灭他们九族,以正视听!
第149章 袁继咸与吕大器
“王承恩,宣李阁老觐见。”崇祯没有立刻下达抓捕命令,而是打算先把这件事告诉李邦华。
“遵旨。”
王承恩走后,崇祯想了想对李若琏说道:“朕和你商量件事,如何?”
李若琏受宠若惊的跪地:“臣不敢当,陛下直接吩咐即可。”
“李阁老是当朝首辅,又是兵部尚书!金之俊任兵部侍郎一职,是李阁老的手下。”
“金之俊投敌卖国的事一旦宣扬出去,李阁老必定会背上治下不严,失职失察的罪名,朕虽然可以保他平安无事,但终究有损李阁老的威名。”
“这不是朕想看到的局面。”
“所以朕打算让你把这件天大的功劳让给李阁老,好使他将功抵过!如何?”
李若琏跪在地上怔了怔,犹豫片刻后领旨。
看着李若琏的表现,崇祯满意的点点头。这位大明锦衣卫都指挥使果然是深明大义之人,这份天大的功劳说让就让,换做别人绝对不可能的事。
锦衣卫的差事交给他就对了。
“稍后去内帑领一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