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3 / 3)

百家丁冲杀在最前方。

脸上带着刀疤的吴三桂同样率领数百夷丁突骑,在八旗军中反复冲击,令八旗军阵形散乱。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关宁军第一猛将曹变蛟。

只见他左手长枪,右手铁鞭,一马当先,像个凿子一样,率先凿穿了阿济格的军阵。

不过一个时辰,阿济格的五千八旗军就被打崩了。

随后五万关宁铁骑携大胜之势,一鼓作气杀到蒿水桥,与多尔衮的主力部队展开了大决战。

多尔衮本以为关宁铁骑还是一触即溃,没想到双方从早上杀到中午,从中午杀到下午,连续合战十几次,关宁铁骑虽略处下风,却依然没有半点退意。

关宁军虽伤亡八千余骑,但给八旗军也造了五千余骑的伤亡。

特别是曹变蛟和年轻气盛的吴三桂,几乎是以命换命,用伤亡三千骑的代价干掉了八旗军二千余骑。

这下子多尔衮可不敢再打下去啦。

八旗军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就是人数有限。真正的满洲八旗军不过六万余骑。

如果明朝的军队能稍微争气一点点,每次合战都能干掉数百八旗军,早把八旗杀绝种啦。

但晚明时的八旗军真的如有神助,每次与明军打仗,往往杀明军数万人,自己只损失数十人。

就算满清入关后,已经占据了整个天下,晋王李定国在衡阳大捷,一次干掉了七千八旗军,就吓得顺治皇帝想从北京撤回东北了。

并不是顺治皇帝怂,而是满洲的人口基数太少了,他们消耗不起。

多尔衮率军主动撤退。关宁军终于冲进了蒿水桥内,救出了浑身受创的卢象升。

此时三千天雄军仅余不到八百人,且人人带伤。

如果关宁军再晚到一步,卢象升就会英勇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