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封信:做事时境界要高(2 / 3)

态度:吴军家书 吴军 3262 字 2023-08-12

,却难以理解它长期的危害。在制定统一方针时,商鞅分别用帝道、王道和霸道游说秦孝公。秦孝公对它们的态度截然不同,最后采用了一种速效却危险的策略,最终让秦国走进了死胡同。今天,秦孝公虽然死了,但是世界上大部分人并不比他更有远见,绝大多数人依然只知道追求速效,无视长期利益。

当然,很多人会说:“任何国家在崛起时肯定要率先富国强兵,那时候谈宽仁的帝道和王道不是不切实际吗?”同样,对于年轻人,先要解决短期利益的问题,才能有钱、资源做长远的事情。但是,人一旦习惯获得短期利益,境界就高不起来了,可能永远不会追求更高的境界了。相比秦孝公,世界上还是有比他境界更高的君主,比如法国的拿破仑和美国的国父那一批人。

关于美国国父,你在学历史时对他们有很多了解,我就不多说了。他们都懂得要通过妥协谈判解决新大陆长久生存发展的问题,而不能靠武力解决问题。至于拿破仑,则值得多说两句。拿破仑一生花的精力最多,最引以为傲的是他的《拿破仑法典》,而不是哪一场战役的胜利。

虽然拿破仑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但是他精通法律,并且知道它的重要性,因此任命起草《拿破仑法典》的委员会,亲自参与法典的制定,在参议院一共召开了102次讨论会,亲自担任委员会主席并参加了其中的97次会议,且逐条审定了法典。在讨论会议上,他常常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地发言,这让那些著名的法学家惊叹不已。法典最后经立法院通过,正式公布实施。虽然拿破仑在军事上的胜利在1815年就终结了,但是整个19世纪,欧洲依然是在拿破仑的影响下度过的。当拿破仑自己总结一生的成就时,最为自豪的就是这部法典。他在临终前,不无感慨地说:“我一生40次战争胜利的光荣被滑铁卢一战抹去了,但我有一件功绩是永垂不朽的,这就是我的法典。”拿破仑的成就在于,他在一开始就把目标定在确立一个资本主义的现代国家上,而不只是军功和征服,或者说他追求的是帝道而不是霸道。

对比一下秦孝公和拿破仑,可以看到一点,就是人们很难想用短期方法达到长期目标。我问过很多在大学的年轻人今后的想法,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学什么专业和技能可以赚大钱,而且最好快速获得成功。一些年轻人甚至想在30多岁的时候就获得财富自由,他们的想法都不太现实。但凡能够比较长期稳定赚钱的行业,比如医生,开始的投入都是比较大的,并不存在一个不需要投入就能获得很高回报的行业,否则这个行业一定竞争激烈,一段时间后行业的回报会急剧下降。多年前,律师在美国是很吃香的职业,学法律比学医容易些,于是很多本科生选择法学院,但是等到他们毕业时,这个行业的好位置已经被人抢完了,留给新人的不过是一些打杂的事。类似地,这两年金融数学行业很热门,因为一些人认为只要花上两年学习这个专业,就能大的投资银行,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哥伦比亚大学的统计系本来一年招不了几个硕士生,但自从开了金融数学和钱挂上钩后,这几年每年会有几百名硕士生毕业。大量的毕业生涌入金融行业后,在投行里找份差事都难,更不用说赚大钱了。这些人的追求太短视,境界太低,因此很难有大的发展机会。

我在读大学时,经济条件远没有你好,但是并没有为将来的一份工作或一分钱发愁过。我有很多时候想离开大学去挣钱,但是那样的话,我的学术水平就达不到世界一流水平,因此我两次辞职回到大学全心读书,并且在很多次周围的人因为受到各种诱惑半途离开学校之后,还能坚持把学业完成。那些在中途退学的人,都找到了安稳的工作,当时他们的生活水平不知道比我高多少,但是他们大部分人一辈子所能触及的高度基本上在那个时候就被限制住了。今天回过头来看,人追求多高的境界,最后就会得到多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