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华在邮件中谈到过去两年在亚马逊公司实习时,发现一个团队中,总是有很多平庸混事的人,还有一些人本事很大,但是也有一堆毛病。美国一些大学的学生有些“洁癖”——对那些夸夸其谈、不愿意做事的人不齿,对那些只愿意一个人做事,不愿意合作的人反感。在MIT等学校的学生身上,这种现象比较普遍。然而,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我希望她能够体会这一点,能够包容各种各样的人,和平相处,并且善用每个人的长处。
梦华:
上次我和你聊了锻炼领导力的事。我现在回顾了你在高中的生活,如果说那时有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可能就是领导力了。领导力不像很多其他能力那样,可以清晰地定义,并且很容易锻炼,它比较抽象,而且涉及的范围很广。我想了想,有两方面最重要,也相对比较容易训练。第一是组织和工作能力,一件事交给你,你能否将它分解,组织大家完成。第二是团结大多数人,让每个人能够各尽其才,发挥作用。
我们可以根据能力,以及管理的难易程度,把世界上的人分成4种。第一种人和我们关系非常好,做事总能配合我们,而且能力很强。这种人,我们非常放心。第二种人具有第一种人的特点,但能力有限,这种人我最后再谈。第三种人有做事的能力,但他们未必是你的朋友,你们很难相处融洽。如果他是你的下属,未必会听话。如果他是你的上司,未必对你很公平。这种人非常多,这是我要谈的重点。第四种人在上面两个维度都有些问题,他们和我们的交集通常不多,也就不必太在意。因此,在为人处世方面,我们需要比较留意的是第二种人和第三种人。
我过去和你谈过要提防小人,其实真正的小人并不多。但是很多人在生活中,把不是自己朋友的人都排斥在外,这就有问题了。毕竟如果我们想做成一些事,需要各种有能力的人帮助。世界上有很多人,他们既聪明,又能干,却未必让我们喜欢。对于他们,我们要有一个非常公允的态度,不能因为他们和我们不同,或者有某些缺陷,就否认他们的能力,进而否认他们的贡献。每次说到这种人,我就想起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代的塔列朗。
塔列朗在美国并不算太有名,主要是美国人在讲历史时很少涉及世界历史。不过,他在欧洲历史上,特别是在外交上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塔列朗出身于法国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并且有王子的封号,但是由于天生腿部残疾,不能参军,只好学习神学,然后作为一名低级的神职人员在法国王室里担任教会代表。
塔列朗因为思想本身就很矛盾,导致他的行为常常飘忽不定,以至于他被很多人看成随风倒的人。比如,最早作为一个神职人员,他应该支持教会,但是因为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却在1789年大革命前的三级会议上反对教会,这让他成为历史上少数几个被教皇革除教职的人。
在法国大革命中,塔列朗先是服务于共和国政府,负责外交事务。在这个职位上,他展示出非凡的外交才能。1792年,他被派往英国争取对方保持中立立场,并且成功说服英国人,但是随着法国的崛起,他的和平努力失败了。接下来,罗伯斯庇尔等人上台,法国处于癫狂状态。塔列朗为了自保,出国躲了几年,直到他看清楚拿破仑是未来法国真正的主人,才回国投靠拿破仑,并且作为外交大臣主导法国外交。
在接下来的外交活动中,他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和英国达成了休战协议。到1802年,他认为法国的扩张已经到头,希望欧洲各国从此和平相处,并且推动签订了与英国的和平条约(《亚眠条约》)。
在这之后,塔列朗和拿破仑出现了分歧。前者希望通过外交谈判实现和平,维持法国革命和军事胜利所取得的成果,后者则希望通过武力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