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封信:懂得钱的用途,还要有赚钱的本领(1 / 2)

态度:吴军家书 吴军 2520 字 2023-08-12

梦馨过去通过做家务挣零花钱,我对此从来不反对。最近,她因为有了亲戚们给的压岁钱,失去了做家务的动力,却要用压岁钱去买奶茶,我并不赞同。

梦馨:

我一向很少批评你,也不曾限制你做自己喜欢的事,因为我不想按照自己的模式塑造你,因此给予你很多自由。但是最近的一些事情让我有点儿担心,我觉得有必要和你谈一谈财富的问题。

首先谈谈你对所谓“小钱”的态度。中国有句话,女孩子要富养。实际上,你确确实实是被富养的,以至于你对于钱没有什么概念。我之所以没有让你严格地过节俭的生活,是因为不想让你将来为了一点点“小钱”太花心思,或者太吝啬,希望你能够有一些崇高的理想,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你应该对“小钱”不屑一顾。过去你会为我洗车挣5美元零花钱,然后才去喝奶茶。你有时会为了买一副耳机而主动问我是否有清扫院子的工作,以便可以多挣点儿钱。这非常好!但是,最近你收到了太多的压岁钱,这原本是件好事,让你将来读书时不至于手头太拮据。但你因此对挣那些“小钱”失去了兴趣,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理所应得的,这让我有点儿担心。J.P.摩根说:“任意让‘小钱’从身边溜走的人,一定留不住‘大钱’。”你如果将来想赚“大钱”,就需要现在从“小钱”赚起。事实上,这个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理所应当的东西,一切都需要通过劳动来换。奶奶和姥姥给你的钱,是她们的劳动所得。如果你将来想有更多的钱,以便过更好的生活,就需要付出更多。

接下来,我就和你说说钱的用途。

金钱有两个用途。一是用来作为媒介,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通过投资赚更多的钱,或者用它支持一项事业来改变我们的世界。无论哪一种,这种花销都是有意义的。二是用于享受生活,这方面的一些花销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无节制,不能无度。这个度,最关键的是量入为出。你如果想得到什么,就需要先挣钱,再花钱,这个次序不能颠倒。这不仅仅是为了让你免于将来负债,而且会给你一生努力做事的动力——要想获得,先要给予。

曾几何时,这个国家(美国)崇尚一种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贫困,走向成功,再回馈社会的精神。在美国国父的那代人中,很多人都是如此,比如我经常提到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以及詹姆斯·威尔逊等人。后来的金融界巨子J.P.摩根也是如此,他从一个三餐不继的家庭走出来,经过努力,变成美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投资人和富豪。但是,在过去几十年里,这种美德正在这个大陆渐渐消失,取代它的是一种非常可怕的、透支未来的花钱哲学。很多经济学家甚至为这种寅吃卯粮的行为寻找所谓的理论依据,而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和美国,都有不负责任的第三方贷款机构为那些没钱还想要享受的人提供贷款,当然都是高利贷。接受这种贷款的人,通常是还不上的,于是只能借新债还旧债,直到破产,从此一生陷入困境。如果一个富有之家的继承人为了更多的钱这样抵押借款,常常是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把万贯家财耗费得一干二净。因此,先挣钱,再花钱,这个顺序不能颠倒。

J.P.摩根说:“得到一个真正的朋友不容易,而想要失去一个朋友却非常简单,最有效的方式是借钱给他。”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人一旦有了借钱花的习惯,就渐渐丧失了自己努力挣钱的动力。这如同一个人如果靠药物刺激获得快感,很快就会上瘾,任何原本能让他获得快感的事情都无法让他提起精神。习惯借钱的人,最终的结果是在某个时刻还不上钱,抑或不打算还了,友谊也就从此中断。

美国从几十年前开始出现一个很糟糕的趋势,就是堂而皇之地鼓吹借钱花,透支未来。事实上,这么做的人最终破产了事,而鼓吹这种理论并且做这些人生意的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