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九章 景王!(1 / 3)

李易柳如仪 荣小荣 3975 字 2023-08-12

    先帝在位之时,勤勉朝政,除病重或特殊情况,数十年来,早朝极少断绝。    当今陛下,论朝政之勤勉,虽然远不能和先帝相比,但早朝仍然是日日举行,只是主持早朝的人换成了长公主。    对此,文武百官们早就形成习惯,早朝之时看不到陛下不奇怪,看到陛下才奇怪。    因此,当他们整齐的站在朝堂上,看到公主和陛下从两边走出来的时候,心里面是有些惊讶的。    今日不是初一,亦不是什么特殊的日子,陛下临朝,实在罕见。    至于陛下是不是对于之前的懈怠有所悔悟,就不是他们这些臣子能够猜测的了,略微的讶异之后,早朝还是一如既往的举行。    科学院某官员详细的汇报了科学院近来的研究进展;礼部尚书谏言陛下应扩大后宫,以稳固国本;一名资历较老的御史直言,相位不可空缺,今秦相告老,新的宰相须得早日确定……    天子对于科学院的研究予以了高度肯定,对于礼部尚书的话置若罔闻,然后才看着众臣,缓缓开口:“相位之事,朕心中已有人选,诸卿不必多言。”    朝堂上不少人闻言,只觉得心中发苦,他们之所以要多言,就是因为陛下心中已有人选……    他心中的那位人选,实在是不适合相位啊……    李轩看了看身旁的宦官,缓缓道:“宣旨吧。”    “遵旨。”    那宦官恭敬的点了点头,取出一封圣旨,走上前,看了下方的官员一眼。    便是这一眼,让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一种不妙的预感。    这时,那宦官尖细的嗓音已经从上方传了过来。    “诏曰……”    只是听到“诏曰”这两个字,便有无数人心中一沉。    圣旨措辞讲究,内容不同,措辞不同,主要有“诏曰”、“制曰”、“敕曰”三种。    “敕曰”在封赏之余,有告诫之意,“制曰”用来宣示百官,表达皇恩,至于“诏曰”,则有昭告天下之意,非重要事件不用。    陛下册立太子,加封公主,用的便是“诏曰”。    重要的是,封相------用不到“诏曰”。    “长安县侯李易,天惠聪颖,功绩斐然,自景和初年来,创天罚,献蹄铁,改刑讯,退敌使,开算学,绝水患……”    那宦官还在高声念着,殿内百官的耳中嗡嗡作响。    长安县侯李易……,果然,果然啊!    陛下果然还是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欲要加封李县侯为宰相,这将是景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宰相,最……懒的宰相。    当下便有数名御史以及老臣面色一变,从人群中站出来,圣旨没有念完之前,他们不能打断,否则便是重罪,但此刻他们脸上的决然,所有人都看的清楚。    “清蛀虫,扫奸佞,推改革……,其功甚大,加封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