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恢复了平静,抿了一口茶,才看着他,缓缓说道:“李县侯少年英杰,在朝堂上的影响举足轻重,又深受陛下器重,加封金紫光禄大夫……,如今陛下龙体有恙,如此情形之下,东宫不可长久无主,不知李县候觉得,当朝几位皇子,哪一位最适合入主东宫?” “东宫不东宫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李易摇了摇头,说道:“曾大人还是说说醉墨……,说说囡囡的事情吧。” 曾仕春摇了摇头,说道:“李县侯此言差矣,身为臣子,自当为君分忧,事关国运前途,怎可说与我们无关?” “此事当由陛下圣心独断,身为臣子,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勿要多言。” “陛下向来贤明,兼听众臣意见,此事……” “蜀王肯定没戏,别白费心思了,说正经事,囡囡小时候,还有什么好玩的事情?” 曾仕春握着茶杯的手一抖,并未擦拭落在手上的茶水,抬头看着李易,问道:“李县侯此言何意,什么白费心思?” 李易敲了敲桌子,看着他,皱眉说道:“曾大人,我随你来这里,是和你说正经事情的,你要是再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转移话题,李某告辞……” 说着告辞,手上却端起了那杯茶水。 “乱七八糟的事情……”曾仕春喃喃一句,册立东宫一事,事关国运兴衰,他刚才的这句话要是在朝堂上说出来,必将会被满朝大臣的唾沫淹死。 然而此时,他却顾不得这些了。 谁能想到,崔家,两年前显赫一时的崔家,在朝中如日中天的蜀王,仅仅两年的时间,就落得这般田地? 蜀王没戏,别白费心思------果然,这两年间的种种,他果然不是无意! 这就是他的态度吗? 如此说来,他应该对此还有不少后手? 曾仕春面色郑重,虽然知道这个问题他不该问,但还是忍不住问道:“敢问……,李县侯觉得,这东宫之位,到底谁来坐,更加合适?” 哐! 李易将茶杯重重的放在桌上,看着曾仕春,淡淡说道:“曾大人,你跑题了。” 曾仕春目光注视他许久,点了点头,说道:“囡囡……,囡囡没有告诉你这些事情?” 李易瞥了他一眼:“她怎么可能告诉我?” “既然囡囡没有告诉你。”曾仕春笑了笑,说道:“那我就更不能告诉你了……” 啪! 李易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道:“姓曾的,你耍我!” 曾仕春拱了拱手,说道:“今日多谢李县侯赏脸。” 李易眯起眼睛看着他,问道:“户部近日,应该有一些旧账要核算吧?” 曾仕春不知道他为什么扯到这件事情上面,点头道:“此事,的确是本官负责的。” “既然是曾侍郎负责的,那就好办了。”李易点了点头,说道:“这笔账朝廷催的急,这都几天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