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例如,以钱代罪,会使缴纳议罪银的官员更加有肆无恐,官吏更加腐化,有了议罪银,官员们会更加的剥削百姓,国家定然动荡,最后,以钱代罪,有罪不究,律法变得形同虚设,法度崩坏,国将亡国。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上面写的很清楚,大皇子即将要大力推行议罪银制度,这简直是助长歪风邪气,推行不正之风,欲要灭亡齐国。 写这封信的人,原本是一个四处云游的世外高人,不愿意见到齐国毁在这样的人手里,因此才匕首传书检举揭发,希望自己能够将此事昭告天下,让天下人都看看大皇子的丑陋嘴脸。 赵颐将那信放下,坐在桌旁,右手食指无意的敲击着桌面。 如果此事为真,大皇子真的想要推行这种亡国之法,他便师出有名,可以不用在乎那些御史以及京中的言论,丰州之围可解。 问题在于,这封信,到底是何人所传? 他是如何得知此事,又是怎么王府的? 无论如何,四处云游世外高人的说法,他都不会相信。 “到底是谁?”赵颐食指敲击桌面的速度略有加快,喃喃说道。 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 赵颐起身,走到门口,问道:“何事?” “东西忘了。”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之后,门闩应声而断,赵颐看到一位蒙着面,头发花白的老者走进来,走到桌旁,将那匕首收了起来。 走出门外的时候,他看了赵颐一眼,随手将另一把匕首插在门上,说道:“天有点黑,刚才插错了,抱歉。” 赵颐看着他走到院内,纵身一跃,整个人便已经飞上了屋顶,彻底的消失在夜色中。 “有刺客,有刺客!”不远处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无数人影向着这边跑过来。 “殿下,殿下没事吧?” “刚才那刺客跑到哪里去了?” “抓刺客,抓刺客!” …… 片刻之后,赵颐挥散了众人,问道:“没有人受伤吧?” 一人立刻回道:“回殿下,只有几个守卫被打晕了,没有人受伤。” 赵颐点了点头,看着那门上的匕首,走过去,握住柄部,微微用力。 匕首纹丝不动。 想到刚才那老者像是切豆腐一样的动作,赵颐开口问道:“今晚驿站那里可有什么动作?” 一人走上来,躬身说道:“回殿下,大皇子深夜召集众人,似乎商量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赵颐点了点头,用力将那柄匕首拔出来,向屋内走去。 “以后这周围再加派一倍的人手。” 下方有人躬身:“遵命。” 同一时间,丰州驿站,几人战战兢兢的跪在廊下,赵峥指着他们,冷声说道:“什么用都没有。连